文艺电影常常是未完的叙述,它们在银幕上的故事落幕时才真正开始。这正如李宗盛在《山丘》中所唱,“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还有太多,积攒着想要化作旋律,让人轻轻吟唱,淡淡铭记。”刘伽茵执导的《不虚此行》充满了“欲言又止”的瞬间,其中一些是因为难以启齿,而另一些则是不愿明言...
当胡歌扮演的闻善首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时,他的表情和举止无声地诉说着他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上的。他那文弱的外表加上轻微的失落神情,让人联想到身边许多类似的人。这些人没有鲜明的个性,缺乏生机,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闻善,网络(ws),构成了一个绝妙的对比。在当下社会,以文字为生似乎带有一种古老的色彩,而网络则成为了主流和统治力量。闻善为逝者撰写悼词,就像电影《她》(2013)中由华金·菲尼克斯扮演的西奥多那样,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逆流而上。然而,这种逆行往往伴随着孤独感,闻善的孤独不仅源自现实的压迫,更是因为他理想的破灭。
他曾是一名编剧,但未能创作出让自己和市场都满意的著作。直至今日,他第一部作品的主角仍然占据着他的潜意识,如幽灵般挥之不去。影片对闻善的解释与接受命运有关,承认自己的平凡,然后确认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值得被记录下来。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并不理想,它过于私人化,可能是导演自身的某种投射,却显得自说自话。作为一部面向广大观众的院线电影,这样的处理不免引起人们的质疑。
在大部分时间里,闻善都能保持稳定的“失落”情绪,但为何齐溪饰演的邵金穗一出现,闻善的情绪就会开始波动,内心随之层层揭开?实际上,在这里导演运用了一组等式关系:邵金穗与网友的虚拟交往,以及闻善与邵金穗的初次见面,都带有陌生感的成分。对陌生人吐露心声,在熟人面前保持坚强,这正是当下社会人的写照。因此,邵金穗用这种陌生的力量打开了闻善尘封已久的心扉,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这是合乎情理的。
影片在闻善的痛哭中慢慢画上句号,感觉还有很多话要说,却没有说出来。也许是导演有意留给观众的空间,让电影的生命在现实生活中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因此,通过闻善归家象征着回归初心和生活的正轨;然而,关于写悼词这一职业,尤其是文字方面的阐述,在影片中几乎是缺失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闻善的奔波与徘徊,很少见到悼词的内容与深意。这种“未说完”的状态使得闻善这个角色与他的职业产生了脱节,也让整部影片显得有些悬空。
最后谈谈胡歌,他身上所承载的破碎感与奇异的修复能力十分引人入胜。在观看闻善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一种暗流涌动的情感和伤口的愈合。这种能力在吴迪身上也有所体现,对于那些看过《走走停停》的观众来说,可以回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