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影片,其独特之处在于,对于杰米犯罪背后的原因,人们很难达成一个统一且明确的定论。
而这正是这部影片的精妙之处,它对相关主题的刻画极为精微、微妙,这种微妙的程度,以至于无论是家长、子女,还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难以避免,且往往意识不到其中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化的信息时代,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责任,无疑应当落在每个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身上。
或许可以说,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能在一个家庭中自然地产生并被察觉,进而获得应有的积极反馈或正确引导。
接下来,我想谈谈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所看到的一些内容以及我个人的看法:
影片中的父亲已经竭尽全力,努力让自己曾经遭受的家庭暴力不再延续到孩子身上,他渴望给予孩子一个从未拥有过的、融洽包容的家庭氛围。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种美好的氛围营造,可能使得体内潜藏的某些因素,比如暴力基因物质,缺乏合适的纾解渠道和有效的沟通方式。
如果父亲能够正视并认识到自己和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如同他父亲那般的暴力基因,那么就应该提前对这些潜在的影响因素有所警觉,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纾解措施。例如,当遇到难以控制情绪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同时又能让负面情绪得到合理的纾解或逐渐转移,而不是通过克制、压抑、回避或者逃避等方式去应对。青少年的大脑与成年人的大脑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额叶部分。额叶负责控制多巴胺的活动,它是大脑中发育最晚的区域,直到一个人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之后,才会与大脑的其他部分完全连接。也就是说,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这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额叶赋予了成年人良好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它们就像刹车闸一样,在我们做出一些不当行为时提醒我们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后果。
毕竟,孩子需要独自经历那个充满无知、冲动和懵懂的青少年时期,他们还没有经受住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考验,还需要父母的帮助来处理和应对各种社交关系方面的事件。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庭中要有正确的氛围指引,要有一个随时向孩子敞开的沟通窗口,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相信、鼓励和包容孩子,却忽视了批评、责罚、要求以及适当的失望表达。
用回避的方式来掩饰失望,可能会让孩子接收到错误的信息,甚至扼杀孩子原本可能因失望而被激发的斗志。
为什么影片主要聚焦于父亲,而很少提及母亲甚至姐姐呢?这是因为在这个家庭中,营造良好氛围的核心人物是父亲,家庭的欢声笑语以及氛围的变化,都是随着父亲的情绪而改变的。
父亲已经做得非常努力了,那么我们能将责任都归咎于他吗?显然不能!这就是所谓的精微和微妙之处。社会的责任、学校不良的环境等因素都被影片聚焦在了犯罪孩子的家庭这边,而对于受害孩子那边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却几乎没有交代。
所以说,青少年犯罪问题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到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