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速递

古天乐自爆降片酬也没人投钱?这行是真冷还是演员太难混?

工作者总会于3月22日举办了2025年度春茗晚宴,作为会长的在晚宴上含泪表示:“当前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减薪,而是根本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一发言深刻揭示了他对香港电影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

古天乐自爆降片酬也没人投钱?这行是真冷还是演员太难混?插图

近年来,香港电影票房持续下滑,2024年的总票房收入仅为13.4亿港币,创下了过去十三年以来的新低。有九家影院因此不得不关闭或转让,许多电影从业者被迫转行谋生:灯光师转而销售保险、场务人员开始送外卖、演员则兼职网约车司机,甚至一些资深影人也面临着长达八年未曾涨薪的生存挑战。

进入2025年后,贺岁档期间上映的三部港片票房总和竟然还不及2024年单部《饭戏攻心2》的成绩,田启文直言行业已进入“冰河期”,“拍电影靠硬撑”成为常态。我们看到,场务人员转行送外卖、灯光师卖保险、演员沈震轩开网约车、梁茵做服务员等现象频繁出现。同时,由古天乐发起的旨在促进电影制作的“拍住上”计划原定两年内拍摄8部电影,但至今仅完成了4部;上半年新开机的港产片不足十部,郑中基的新片《阿龙》也因此被推迟。

导致这场寒冬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及疫情后的余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港片在创新力上的缺失、题材的老化以及人才断层等问题的集中爆发。

传统的港片往往局限于警匪、黑帮等类型,反复使用相似的情节元素,这使得即便是最忠实的观众也会感到审美疲劳,并直接批评其为“ICAC+黑帮+贩毒=港片三板斧”。此外,随着市场的变化,内地电影市场占比超过了75%,而香港电影只占到了5%的比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加之香港年轻一代演员的成长速度缓慢,仅仅依靠老一辈的港星难以满足现今的市场需求,年轻观众反映说,“很难想起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香港新星。”

古天乐自爆降片酬也没人投钱?这行是真冷还是演员太难混?插图1

作为香港电影的重要支柱,古天乐的职业生涯也反映了行业的矛盾与无奈。

自2018年凭借《杀破狼·贪狼》获得金像奖影帝后,古天乐以每年3-4部电影的速度高效产出,然而,《追龙II》、《扫毒3》、《明日战记》等作品却屡次受到“剧本套路化”、“特效粗糙”的批评,豆瓣评分普遍维持在5-6分之间,观众甚至认为“古天乐不再挑剔剧本”,这种模式与王晶所代表的“流水线式烂片”如出一辙。2025年初,他主演的《恶行之外》尽管投资高达1亿港币,但最终票房仅有446万港币,成为了“港片失去魅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即便如此,古天乐仍然采取了降低个人片酬、自筹资金拍摄《不赦之罪》等措施,并积极鼓励新人加入电影行业,但仍被批评为是在“自我安慰式救市”。以往,观众看到古天乐的名字会走进,但现在却变成了“看到古天乐的名字就默认为踩雷,宁愿等待流媒体也不去影院。”这种信任危机不仅体现了对港片创新能力的失望,也反映出对古天乐选角决策的不满。

虽然古天乐呼吁大家坚持岗位,但香港电影要想重新崛起,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内容的更新换代、新人的培养、资本的支持以及政策的扶持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香港电影的复兴需要所有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放下过去的成见,勇敢地迎接变革,而不是固守着“东方好莱坞”的旧梦。当资本的大门暂时关闭时,或许正是电影人们回归初心、重新定义香港电影的最佳时机。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