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守护人性的光辉,便是为【救赎】铺设道路。
在《葫芦娃》这部经典之作的受众群体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心寒的现象。部分人道德观念淡薄,甚至制作者自身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令人失望透顶。他们对于作品中那些涉及虐待儿童的情节以及相关角色,展现出了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包容态度。更有甚者,一些毫无道德底线的观众,竟将剧中虐待葫芦娃的情节当作一种娱乐消遣。他们似乎从未将蛇精与葫芦娃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
暂且不去深究那些能够容忍虐待儿童行为的角色,以及能对这种情节持包容态度的观众,其良知究竟败坏到何种程度,也不去细想儿童(即葫芦娃)在这样的行为下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单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这种现象就已经让人痛心疾首。我实在无法理解,我所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习惯“视而不见”的群体。他们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当他们把葫芦娃视作“长着男孩头颅的猪仔”,对剧中虐待儿童的情节和角色采取包容态度,甚至从这些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取快感时,其实就是没有把蛇精当作人来看待。
很简单,容忍剧中蛇精虐待葫芦娃的行为(甚至某些恶劣之人还能从中得到快感),本质上就是变相否认蛇精具有人性,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的人,而是将其视为满足欲望的工具。
因为无论在何时何地,虐待行为都是对人性的严重践踏。【在他人的疼痛与哭泣面前露出笑容,这是毫无人性与良知的表现。】更何况对象还是儿童。所以,一旦有人实施了虐童行为,就应当为自己的人性践踏付出代价,应该进行深刻的忏悔和悔改,而不是寻求所谓的“复仇”。
就拿金蛇夫人来说,她其实十分可怜。我一直将金蛇夫人视为抹大拉的玛利亚,视她为“金色的女罪人”。她对葫芦娃所做的一切,虽然会让人感到不适,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并没有造成【剧烈疼痛】。换句话说,她的行为即便以最严厉的标准审视,最多也只能算是lian/tong。因此,她是可以在受到惩罚并经历忏悔后得到宽恕的。再进一步说,即便她的行为在客观上确实给葫芦娃的肉体与心灵带来了疼痛,但这种疼痛并非极为剧烈,因为她对孩童的身体有着下意识的呵护意识。她的灵魂是应该被拯救的。因为在任何时候,当心灵在生命与存在的疼痛和痛苦面前多一份恻隐、多一份不忍时,那心灵就会多一份光明、多一份良知、多一份人性与被拯救的可能性;反之,若心灵对生命与存在的痛苦多一份麻木、多一份向往,那这颗心灵就会多一份恶毒、多一份黑暗、多一份邪恶与不可拯救。
而且,对于金蛇夫人在剧中对葫芦娃犯下的罪行,我也本着良知与对她人性的尊重给予了相应的惩罚——《蜘蛛女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因为我在她将葫芦娃下意识地视为孩子的行为中,看到了她的良知未泯以及她被拯救的可能性。而那些喜欢虐待葫芦娃的观众,却以伤害葫芦娃的方式来践踏她剩余的人性。所以我本着良知劝她忏悔,也本着良知对她施以惩罚。
但即便如此,金蛇夫人这个角色依然是可怜的。她所受到的待遇并不公平——她本应去忏悔、去悔改,而不是被包括上美厂官方在内的作者强行安排一个真正没有人性的、以虐待杀害儿童为复仇手段的恶毒妹妹,也不是被那些将剧中虐待葫芦娃的剧情视为娱乐或是麻木对待、采取包容态度的道德败类视为“欲望机器”。他们这样做,就相当于否定或无视蛇精具备人性,相当于说蛇精不是人,没有必要把她当成人看!
那么问题来了——众所周知,无论在任何一个作品中,无论这个角色有没有“人的外形”,无论在设定上这个角色的种族是不是人——只要它/她/他开始说人的语言——那就说明这个角色的认知意识已经进入了“人的世界”——它/她/他就应该受到人性道德法律的公正审判并为之付出代价——它就没有权力违背人性与人性道德。【因为语言即是人的逻各斯的一种体验。】
那么,更加令我感到深切痛心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同样都是魔女,其行为同样都有僭越人性的地方(更何况c.c.的行为只是客观上被命运所逼,无意识地僭越人性),《叛逆的鲁鲁修》中的那位欧洲民族的c.c.就有在教堂的十字架前忏悔的权利,而我们中华民族的蛇精就只能被无情无理性更无道德地复仇,被视为【欲望机器】?
——这对蛇精女王是不公平的!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