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约翰·格林畅销小说《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的影片《寻找无限的尽头》,由曾执导《生命中的美好爱恋》的汉娜·马克斯操刀,伊莎贝拉·莫奈担纲主演。此外,卡司阵容还包括《伊格雷西亚斯老师》的克莉奇奇诺、《母女姐妹花》的菲利克斯·马拉德以及《好想做一次》的普尔纳雅格娜森。
故事讲述了女主角爱莎,一个被焦虑症困扰的女孩,她经常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父亲的意外去世更是加剧了她的心理负担。然而,当她重逢儿时的玩伴戴维斯,她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转变。她不仅想帮助戴维斯寻找他失踪的父亲,而且因为两人都经历了亲人的离世,这种共同的悲痛经历让她希望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谈一场恋爱。但是,她脑中的负面思绪不断阻碍着她,让她感觉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仿佛从未真实存在过。
再现作者约翰·格林抚慰人心的旅程
如果回顾201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青少年爱情电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约翰·格林的其他作品也陆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寻找阿拉斯加》改编成剧集后口碑不俗,而《纸镇》和《雪恋三部曲》的电影改编则反响平平。
幸运的是,《寻找无限的尽头》这部电影非常忠实于原著,不仅传达了故事的核心主题,甚至连书中的经典台词也几乎全部引用。虽然整体上无法超越《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那种令人心碎的感人情节,但它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会在观众心中激起涟漪,为长期受焦虑症困扰的人们提供一种无形的安慰和拥抱,同时也治愈了那些受困于抑郁、痛苦和孤独的心灵。
扣人心弦且令人心碎的真实体验
擅长描绘青春迷茫和生命哲理的约翰·格林,通过《寻找无限的尽头》细致刻画了“焦虑”所带来的混乱思绪和心魔的低语。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爱莎那样,因为严重的创伤而引发强迫症,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想法总会萦绕在每个人心头,随时可能击溃内心,让人变得脆弱且难以克服难关。
这部电影将焦虑的感受完整地通过爱莎投射到观众心中,同时以视觉(手指上的伤疤和创可贴)和听觉(脑中不断出现的声音)的形式诠释,让人身临其境,更加理解焦虑的痛苦。
《寻找无限的尽头》全然聚焦于自我与内心的对话,在焦虑的当下,人们如何抵抗脑中的声音,重新找回控制思绪的力量,并在被恼人的负面思绪淹没之际找到自己。青春年华不得不面对的自我认同本就复杂,让人时不时陷入绝望或忧虑中,然而,加上创伤后应激障碍更是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无法拥有正常的生活。
这样的题材不免让人联想到几部青春经典,如《最佳闺蜜》、《好想做一次》和《壁花少年》,但相比之下,《寻找无限的尽头》所呈现的形式更接近于《壁花少年》的揪心与内敛温柔,同时展现了友情、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并留下了刻骨铭心且意味深长的结尾。
或许心中的疤痕永远不会消失,但曾留下的痛是活过的证明
“螺旋的特点就是:当你追随它往内绕,永远不会找到尽头,只会无限地越来越紧。”
《寻找无限的尽头》以较为哲学诗意的语句将生命课题传递给观众,看似难以理解的对白,却随着剧情的推进慢慢悟得其中的寓意与内涵。这部电影并没有陈词滥调地讲述时间会冲淡一切悲伤这种过于理想天真的想法,而是将焦虑、抑郁等抽象情绪比作螺旋,讲述着最贴近真实情境的人生故事。
或许这一生永远都要被创伤和痛苦纠缠,但总会在无限循环中,一再地重建自我,拼凑出不完美却又圆满的人生,就如片尾所述的:
“你将会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我深信不疑。但我不想骗你,有时候确实不容易,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分崩离析,但你会继续不断地重建它。你永远不会是孤单一人,我保证。因为你会继续爱人和被爱。爱是我们成为人的过程与理由,就是爱,爱让我们变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