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咋纪念你嘞?靠戏剧、诗篇!《哈姆奈特》观后感

身为赵婷导演作品的忠实拥趸,我曾沉醉于《无依之地》中那片无垠天地间的孤寂与洒脱,也为《》里那份献给地球和人类的深沉却难被全然领会的情感所触动。而当她执导的《哈姆奈特》呈现在眼前时,其镜头宛如一首温婉细腻的十四行诗,轻柔地慰藉着每一个曾历经失去的灵魂。

咋纪念你嘞?靠戏剧、诗篇!《哈姆奈特》观后感插图

尽管影片以“哈姆奈特”命名,可真正的故事核心实则落在了他的母亲艾格尼丝身上。把历史长河中那些轮廓模糊的女性形象推至聚光灯下,深入挖掘她内心的坚韧与哀伤,这般叙事手法堪称石破天惊般的重新诠释。

该片打破了人们对莎士比亚时代的固有认知,故事从一片神秘森林拉开帷幕,主角是一位被视作女巫、能与自然灵犀相通的独特女子。当年轻的拉丁语教师威廉·莎士比亚踏入她的生活领域,借由俄尔普斯勇闯冥界的痴情传说叩开了她的心门,一段非凡的缘分就此悄然生长。

可惜,如诗如画的美好时光总是稍纵即逝。他们的孩子哈姆奈特,出于对妹妹最纯粹的爱,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奉献给了肆虐的瘟疫,成为那场灾难中的牺牲品。

随之而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沉重的哀悼方式。

艾格尼丝被困在原地,丧子之痛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将她彻底吞噬;而日后成就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则选择了逃避。他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内疚与伤痛返回伦敦,并将这份刻骨铭心的情感熔铸进自己笔下最为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

起初,当艾格尼丝坐在观众席上,注视着舞台上那位与自己儿子同名的丹麦王子时,她满心困惑,实在无法明白这部充满宫廷权谋、复仇情节的戏剧和自己逝去的儿子究竟有何联系。

但随着剧情推进,她逐渐在那年轻王子的惆怅、彷徨与果敢之中,捕捉到了自己儿子曾经展现出的善良、聪慧与勇敢。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平行时空,体验着别样的可能性。

当莎士比亚饰演的亡父角色登场,跨越生死与时空的阻隔,倾诉出那些令人肝肠寸断的话语时,戏剧的伪装瞬间瓦解——那绝非单纯的表演,而是一个父亲积压多年的痛苦、期望与真挚情感的真实流露。

舞台上,哈姆雷特完成复仇使命后,因毒酒发作而痛苦地跪倒在地。

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艾格尼丝不由自主地向他伸出手去。她渴望紧紧握住他的手,无数次地想要告诉他:即便无人能够逃脱死亡的命运,我也会始终陪伴在你身旁。

奇妙的是,她身边的一位观众也缓缓伸出了手,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观众纷纷效仿,直至无数双手臂汇聚成一片悼念的汪洋大海,向着舞台上那个濒临死亡的年轻人涌去。

悲悯与克制、哀恸与坚定,在这一刹那完美交融。

爱,在瞬间的崩塌中,悄然趋近于永恒。

此刻,他不再仅仅是母亲一人的孩子。

剧场里每一位曾经失去过珍视之物的人,都在伸出援手,共同托举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孩子。

他将在那方艺术的舞台上,一次次经历死亡,又一次次获得新生。

永垂不朽。

世间所有的政权更迭、国家兴衰终将成为过往云烟,你我这般平凡之人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微尘,短暂的爱恋、失落与心碎也将被时间的巨轮无情碾过。

然而,艺术却拥有超越时空的力量。它或许无法战胜死神,却能用笔墨为其戴上桂冠,赋予其另一种形式的永恒生命。这也是对所有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的一份承诺:你所珍视的一切,都将在某个角落得到回应。

赵婷导演的《哈姆奈特》,正是这样一声穿越时空的回响。

她无意于治愈那些深深的伤口,因为她明白有些伤痛永远无法痊愈。她所做的,是为所有无处安放的哀思搭建了一座临时的精神殿堂;她所做的,是小心翼翼地捧起一颗颗破碎的心,教会我们如何与失去和平共处。

在这场宏大的情感共鸣之后,我们或许依旧带着伤痕,但不再感到孤独无助。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