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的凌晨时分,当我沉浸在这部剧的精彩之中时,不禁由衷地感叹:朴宝剑着实太会选角了!他所饰演的角色总是带着几分憨傻之气,可奇妙的是,这般模样非但不令人生厌,反而愈发讨喜。就拿剧中那永远让人恨不起来的阿泽来说吧,仅仅是一口气追完五集,便已被其深深吸引。这部剧在为女性发声这件事上处理得极为巧妙,没有丝毫的生硬感,不会像某些作品那样强行灌输观点而引发观众反感,而是以一种温和且自然的方式,悄然触动着人心,让人为之动容。
到了7月23日午后,我继续观看至第七集。每当沉浸其中,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经典之作《请回答1988》。不得不说,韩剧在打造年代剧方面堪称一绝,总能将那个特定的时代描绘得如此唯美且温情脉脉,这份功力实在值得称赞。就比如剧中金明考上大学的那一瞬间,宛如一道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心底,极大地弥补了爱纯未曾实现的大学梦想。这一情节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个观念——以往或许会认为父母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强加给孩子是一种不公平甚至“自私”的行为,但此刻却觉得,只要不是全然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这种做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让我联想到伊能静曾在微博上分享过的话语:“恩利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天,仿佛那个在舞台后台躲着看文学小说的歌女也从她的大学毕业了。”我对伊能静一直心怀敬意,相较于她,我是幸运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她也凭借自身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烂光彩。从凌晨一直看到现在,这部剧犹如一扇全新的窗户,为我打开了看待自己与母亲之间母女关系的崭新视角。我的母亲恰似爱纯的母亲那般强势且能干,父亲则如同宽植一样木讷老实。母亲在婚姻里默默承受着诸多苦楚,而父亲身上又带着中国农村男人常见的大男子主义特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复杂多面,在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你能窥见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更难得的是,这部剧的背景设定与中国现实高度相似,使得我们在观看时几乎感受不到文化壁垒的存在,能够毫无阻碍地产生强烈的共情。
通过这部剧,我彻底改变了以往对女性主义的片面认知。曾经我以为女性主义只有极端化的表现形式,如今才深刻意识到过往女性所处的艰难处境。即便自己未曾经历过性别歧视,也不能因此否定为女性发声的必要性。关键在于如何发声、以怎样的方式发声,这是一门需要细细琢磨的艺术。任何事物或观念在诞生之初都容易走向两极化,但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它会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最终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观看过程中,内心被一种温暖的力量填满。这样舒缓的节奏,搭配着片头那首带着淡淡忧伤的橘子歌,宛如一阵轻柔的微风,缓缓抚慰着人们疲惫的心灵。
作为一个在内陆地区长大、很少有机会接触田地的农村孩子,这部剧还为我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海边生活的模样。济州岛作为知名旅游胜地,原来竟是由众多小渔村组成。此前总以为海边长大的人都生活优渥、家境殷实,却不曾想,在生产方式相对单一的年代,那里的人们同样依靠大海谋生,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就像电视里展现的广东渔民的生活一样,充满了艰辛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