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的浩瀚星空中,总有一些作品让人在观影后陷入深深的思索与感慨。近期有一部影片,观感着实令人有些一言难尽。
从整体剧情来看,仿佛是在消磨观众的时间。那经典的人类内鬼设定,本应是能掀起层层波澜的精彩伏笔,然而在影片中却落得个被恶惩的俗套结局,全员皆呈现出一种刻意的真善美,仿佛是为了迎合某种既定模式而强行塑造。尤其是那用烂的最后一分钟情节,实在让人提不起丝毫兴趣。而且,为了所谓的丰富内容,给原本就略显单调的任务加了条毫无趣味的路人线,这无疑是画蛇添足,让整个故事的观感变得臃肿不堪。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时不时出现的冷幽默插科打诨,严重游离于叙事主线之外。比如,编剧竟会花10秒钟去描绘角色在空荡荡的博物馆里大声嚼糖的场景,这种突兀的设计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整部影片看下来,能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屈指可数。其中有一位对恐龙爱得深沉的古生物学博士,还有女主黑寡妇。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两颗微光,勉强支撑着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勇气。
要说影片中稍微有点趣味性的镜头,那便是冒冒失失的小伙在雨林起夜时,背后突然传来恐龙互相厮杀的声音。那一刻,紧张与惊悚的氛围似乎才刚刚被烘托起来,可遗憾的是,这样的精彩瞬间在影片中实在是太少了。
我真的没太明白这部影片所谓的紧张感究竟在哪里。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去了,最后却只死了三个,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仿佛是注定要领盒饭的角色。这样的设定,怎能称得上是紧张刺激的任务呢?感觉就像是在走过场,毫无悬念与惊喜可言。那1000万美元的制作费用,似乎并没有换来与之匹配的观影体验。影片中的恐龙,大多时候也只是蹭蹭、吼吼吼,压根就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凶猛与杀伤力,仿佛它们只是一群无害的庞然大物,在银幕上徒有其表。
再回头看看开篇的引子,那个在实验室里公然嚼士力架,包装袋不慎卷进机器从而引发严重报警的情节,真的是将影片幽默至极的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这种幽默,却让人觉得有些尴尬和无奈。而最后长得像异形头的畸王龙袭击一行人的情节,算是对之前伏笔的一种回收吧,但这种回收也显得有些仓促和无力。
不禁让人想起14年拍出《哥斯拉》的加里斯·爱德华斯,他曾经展现出的卓越才华令人赞叹。可如今这部影片,真的让人想问一句:那个曾经才华横溢的导演去哪儿了?难道最后那段黑夜中若隐若现的画面,就是他此次的全部实力吗?实在是让人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