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女儿》
六月观影
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被其中所探讨的议题和呈现方式深深吸引。电影借助二零一九年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背景,勇敢地触及了父权制社会中女同伴侣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原生家庭的压力与考验。这种大胆的表现手法,相较于大陆电影,无疑展现了某种“进步”。
影片中,我特别关注了两个案例:《面子》和《喜宴》。它们都直接涉及到生育这一敏感话题,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同性家庭在面对生育问题时的困境。《面子》中的Will母亲急切地询问何时能有外孙,而《喜宴》则通过两个男同借助Vivian的肚子生下孩子来回避这一问题。这些情节都凸显了女性子宫在父权制下的被动地位,以及同性伴侣在法律限制下难以自主决定生育权利的现实困境。
金祖儿作为影片中的角色,她对拥有孩子的愿望十分强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无法在国内实现这一愿望。最终,她选择前往美国进行辅助生殖医疗。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勇气和决心,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医疗资源与男性利益的高度捆绑。
影片中的母亲角色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女儿生育的转变。这一变化既源于女儿的意外身故所带来的悲痛,也受到大女儿的极力说服。然而,这种人工干涉手段将生育痛苦转嫁到了贫困地区的女性身上,引发了我对生育问题的深刻思考。
此外,影片还通过外婆的角色,进一步探讨了代代相传的“悲剧”如何因讲不清、理不顺的关系而不断上演。如果社会能够更加宽容地对待不同的家庭形态和生育选择,或许我们能够看到更加和谐、多元的未来。
《女儿的女儿》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的电影。它勇敢地将同性伴侣的感情和生育问题呈现在大银幕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传统观念和制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