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鬼子来了》影评:集体主义是不是会抹杀个人意志?

在影视的浩瀚星空中,姜文导演的作品犹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我虽未能将姜导的所有佳作一一尽览,但《》之前的作品中,也仅看过那部经典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部影片里,姜文导演以其细腻的笔触,成功塑造了单纯朴素的青年马小军形象,透过这个角色,我们仿佛能真切感受到他对那个特定时代的深深怀念。而这种对时代的感悟与思考,也一如既往地融入到了他的其他作品之中,这部新作亦是如此。

《鬼子来了》影评:集体主义是不是会抹杀个人意志?插图

未曾完整观看此片时,便听闻马大三的死亡这一结局,当时下意识地将其简单归结为“农夫与蛇”式的寓言故事模板,然而真正深入探究后,才发觉自己远远低估了姜文导演想要传达的深刻内涵。电影的前半段,为我们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单纯朴素、天真无邪的农民马大三,以及一众性格各异的村民;贪生怕死的翻译董汉臣,还有那不怕死的军人花屋小三郎。村民们看似是一个集体,可实际上每个人都胆小怕事,当面临杀人这样的抉择时,却又将事情一股脑地推给了马大三。他们作为普通人害怕死亡的那种真实心态,被姜文导演塑造得淋漓尽致。而且,村民们起初对日本人展现出的善意,与后来花屋小三郎归队后对村民们痛下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深思。

若仅仅看到这一层面的善恶,那显然还未能触及影片的核心。仔细琢磨,我们会发现,刚回到军队的花屋小三郎,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感激村民们的不杀之恩的,甚至还会为村民们说话,却因此遭到队长的暴打。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权力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以及它所滋生的恶。在电影中,日本士兵对村民的肆意指挥,酒冢对小三郎的态度,国军指挥官对日本人的做法,乃至酒冢与海军队长之间,无不展现着这种因权力差异而产生的霸凌与欺凌。而这种恶,最终导致了整个村子惨遭屠杀,马大三也不幸丧生。

进一步深挖这场悲剧的根源,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集体对个人人性的无情抹杀。军国主义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将日本人的人性切割得支离破碎。就拿花屋小三郎来说,刚被抓进村子时,他就是一个被军国主义抹杀了人性的士兵,在村子里生活半年后,他的人性和良知逐渐回归。然而,一旦再次回到军队,他又瞬间变回了那个冷酷无情的杀人恶魔。这不仅体现了军国主义对个人人性的摧残,也揭示了集体意志对个体的压迫。而电影结尾处,国民党面对杀了日本人的马大三,竟让日本人处死他,这同样展现了集体对个人意志的磨灭。在整个故事中,从一开始村民们被一则命令卷入这场悲剧,到后来各种人物的命运走向,都凸显出权力掌控者的命令所带来的可怕后果。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这些普通百姓都在这场权力的漩涡中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

有趣的是,近期观看了一些导演的作品后,我惊讶地发现,这部影片从多个角度都隐隐有着黑泽明导演的风格痕迹。不知姜文导演在创作本片时,是否从黑泽明导演的作品中汲取了灵感。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堪称姜文导演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深入思考。我为其打出9.13分的高分,相信它会在影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