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谁都可能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出租车司机》观后感

在某个寻常的周末夜晚,我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中,静下心来观看了《出租车司机》这部影片。影片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巧妙地将故事的背景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而后把全部的焦点都集中在男主 Travis 的身上。Travis 仿佛是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深陷存在主义困境的“地下室人”,他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谁都可能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出租车司机》观后感插图

在观影的前半段,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看着屏幕上那个在毫无情感羁绊的城市中穿梭的身影,对于他的过往经历以及当下所处的艰难处境,我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共情。甚至,有时候还会对他的一些行为做派感到不满,偶尔还会嗤之以鼻。他内心所经历的那些挣扎与痛苦,似乎也很难真正触动我的心弦。

镜头下的纽约,那是 70 年代的纽约,宛如一座精神的废墟。光影交织之间,带着一种黏腻的质感,仿佛给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层独特的主观滤镜。透过 Travis 的双眼,我们所看到的这座城市,就像是透过一块被雨渍和呕吐物覆盖的挡风玻璃。城市中的一切显得杂乱无章、肮脏腐朽,毫无生机,令人心生厌恶。城市的体系内部已然崩坏,表面上的繁华光景根本无法掩盖底层那不断渗出的恶臭。高层们空洞的口号在空气中回荡,却毫无实际意义;精英阶层们虚与委蛇,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不知藏着怎样的丑态。而底层的人们在这座都市中如蝼蚁一般,在黑暗中暗自堕落。

Travis 日复一日地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冷冷地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亲身经历着这座城市的病态。他与车外的世界仿佛格格不入,对于周围的肮脏现象,他已经司空见惯,却又厌恶至极。他的精神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仿佛一只时刻警惕的猎犬,惶惶不可终日。他是如此急切地渴望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想要向周围的人宣泄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迫切地寻求一份认同与安慰。然而,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他往往词不达意,而周围人那些苍白无力的话语,不仅无法排解他的苦闷,反而让他陷入更加空虚的窘境。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Travis 对国家机器放纵社会阴暗面的愤怒,以及对政客们表里不一的丑恶嘴脸的控诉,都如同干柴遇上烈火,逐渐演化为他采取行动的助燃剂。而体制方面,却仅仅利用暴力事件的戏剧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媒体也为了流量和利益,对所谓的“英雄事迹”进行过度的包装与宣扬,全然不顾事情的真正原委。那些被掩盖在事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就如同被深埋在地下的宝藏,无人去挖掘,无人去正视。

当影片渐渐走向尾声,我也仿佛从这场心灵的旅程中回到了现实。我不过是这辆出租车上的一名短暂的乘客,行程至此结束。Travis 似乎在那一瞬间摆脱了探寻意义的泥淖,然而,当他在后视镜中留下那个意味深长且狠戾的眼神时,却让人在观影结束后,依然心有余悸,久久难以释怀。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对那个时代、那座城市以及人性深处的一种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在繁华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无尽的黑暗和绝望,而每个人都在这黑暗中挣扎,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或许,这就是《出租车司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刻内涵,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丑恶与人性的复杂,让我们在观影之后,不禁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