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能引发观众深深的思索与独特的感悟,就如同文德斯的这部影片,给人带来了别样的观影体验。
观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始终在两种感受间徘徊不定。一方面,会不禁惊讶地感叹“这居然是文德斯拍的”,毕竟其风格与我们以往对文德斯作品的认知似乎有着微妙的差异;另一方面,又会觉得“这确实是文德斯该拍的片子”,因为他对东京那份独特的情感以及从小津那里汲取的灵感,都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的诞生,源于东京厕所项目的委托,最初计划是拍摄一部短片,而文德斯却将其拓展为一部长片,宛如完成了一次富有挑战性的命题作文。
役所广司饰演的平山先生,堪称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之选。他完美地诠释出了那种独身中产文青的形象,仿佛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真实人物。据说,文德斯在塑造平山先生这一形象时,就是照着役所广司的特点来进行的。平山先生的生活,每日都重复着几近枯燥的工作,然而,文德斯却有着独特的视角,他深挖出了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那些与众不同的点滴。同事的突然离职,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女孩那突如其来的亲吻,给平山先生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别样的色彩;公园里的流浪汉,像是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还有那在厕所里进行的井字棋游戏,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一份趣味。
在平山先生的生活中,没有两天是完全相同的。他会在树叶中漏下的阳光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每天例行的刷牙、泡澡、喝咖啡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小确幸,从复古的音乐和书中汲取精神的滋养。侄女说他和妈妈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非完全孤立,而是相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德斯在采访中曾提到,日常故事是唯一永恒的故事,这是他从小津身上获得的深刻感悟。而这部影片,恰恰展现出了那种在不断重复中感受隽永的日本美学。就如同有人所说:“事实上,如果你真正学会了完全活在当下,那么生活也就无所谓固定的模式,只有一连串的独特的事件,独特的相遇和独特的时刻,它们接连发生,永不停歇。”
当然,平山先生的生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会因为搭档的离职而生气,也会因和父亲的过去而黯然落泪。他那规律的独居生活,是舍弃了家庭以及一部分人际关系后才换来的。影片对于平山先生过去的留白处理得十分精妙,从一些细节中不难看出,他出身良好,接受过优秀的教育,只是和家人的关系并不和睦。不过,在那次拥抱流泪之后,相信平山先生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内心,重新出发。而他和侄女相处的那一天,仿佛是生活中最完美的一天,充满了温馨与美好。
然而,不得不吐槽的是,这部影片所呈现的更像是西方人眼中或者想象中的理想日本。平山先生能够忍受微薄的工资和乏味的工作,但年轻的同事却无法接受;公园里也有那些因工作压力而神情麻木的女白领,还有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艰辛的母亲。在平山先生的世界之外,有许多过得并不那么完美的人。在这样的东亚环境下,很难让人认同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平山先生的形象确实过于完美了。倘若今村昌平看到这部影片,恐怕也会认为它不够真诚,转而去拍摄一部唱反调的片子,去展现那些生活中的“蛆虫”,直至生命的尽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山先生的生活充满了魅力,令人心生羡慕。他能够将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努力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