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影片,总给人一种看了许久湾仔码头广告的错觉。
影片中存在着诸多让人费解之处。就拿主角的家庭背景设定来说,70年代明明家住青岛的大房子,母亲也还健在,可却毫无交代地就留在了香港,仿佛这一重要的人生抉择是轻描淡写就被带过的。而后续回家探望母亲时,关于“死男人重婚”这样的大事,竟如此随意地就吐露出来,让人不禁疑惑,这其中的情感铺垫和情节过渡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湾仔码头这个元素在影片中的出现时机也颇为不妥。哪怕最初只是简单提及去码头,稍稍弱化一下“湾仔”这个具体的地名,到最后通过回忆远景再巧妙地切入名字,或许观感会好很多。然而现实却是,整部片子一直“臧姑娘水饺”叫着,可前半段观众就已经清楚是湾仔码头了,这种处理方式难免有些刻意和生硬。
再说说影片中的感情线,主角和警察的爱情来得突然,去得也仓促。仅仅用一句“我想发展事业”就轻易地将这段感情戛然而止,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感情的发展本应是细腻且有逻辑的,可在这部影片里,却显得如此随意。
从整体内容来看,影片所展现的内容实在是太过单薄。感觉只是浮于表面地换了个饺子皮,对于每个家庭背后更深层次的故事并没有进行挖掘。要知道,全国半数以上的家庭都有劳累工作的父母,这样普遍的社会现象本可以成为影片深入探讨的绝佳素材,然而影片却只是浅尝辄止,仿佛只是为了凸显某个人或者某个企业的形象,有歌功颂德之嫌。
还有影片中一些细节的处理也让人诟病不已。太子爷老婆自杀后,问题竟然如此片面地就和解了。结婚本是自由的,太子爷自己做出的选择,婚后却又赌博家暴,这些行为本是不可原谅的,可影片却简单地一带而过,没有给予足够的批判和思考。另外,主角不看日企盒子长什么样就拒绝,进工厂也不带帽子,这些细节上的疏忽,让影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影片的结尾更是让人觉得突兀。创业的过程本应是充满波折和挑战的,可在这个影片里,感觉创业还没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还硬要凹个照片对比,强行拉上母爱来升华主题,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有些牵强。
不过,不得不说朱亚文在影片中的形象真的十分帅气,也算是给这部略显不足的影片增添了一丝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