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迷失东京》影评:游客视角,再瞅《迷失东京》

21年前,一部名为《迷失东京》的电影在影视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索菲亚·科波拉这个名字声名远扬。

《迷失东京》影评:游客视角,再瞅《迷失东京》插图

《迷失东京》所呈现的故事,宛如一场充满奇幻色彩又略带苦涩的邂逅,它聚焦于一次似乎永远无法被彻底“解读”的相遇。在影片中,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种种错位被巧妙地保留并放大,而非被刻意地掩饰或强行弥合。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既容易引发观众的质疑,又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深陷其中,为其独特的情感与美学所迷醉。那么,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视角去评判这部电影呢?是简单地用“东方主义”或“文化偏见”来给它贴上标签,还是尝试换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探寻它想要捕捉的那一份迷失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与独特美学呢?

1 游客的眼睛

曾经在演艺事业上风光无限,然而如今却深陷事业与情感双重困境的演员Bob Harries,来到了充满神秘与魅力的东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拍摄三得利威士忌的广告片。对于Bob来说,东京就像是一片避风港,让他得以暂时逃离那充满烦恼的生活——远离妻子、错过儿子生日的遗憾,以及工作中的种种不顺。

在酒店那弥漫着甜腻爵士乐的酒吧里,一个如同梦幻般的空间,Bob结识了刚刚从耶鲁哲学系毕业的女孩Charlotte。她本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步入了婚姻殿堂,丈夫是一名才华横溢的摄影师,此次陪同丈夫来日本出差,顺便看望几位朋友。然而,婚后的生活却渐渐让她感到难以忍受。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可丈夫身边那些轻佻而聒噪的女星,以及两人生活习惯上那些微妙却又难以忽视的错位,都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别扭与无奈。

奇妙的是,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却相当投缘。相识不久后,他们便迅速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年龄和身份的忘年交关系,一段充满故事的旅程就此拉开了帷幕。他们仿佛不约而同地决定暂时抛开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全身心地投入到游客的角色中,去感受这座陌生城市的独特魅力。

初看之下,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风格的那种大都市爱情片。同样是身处异乡,同样是年龄差异悬殊的一男一女,在特定的氛围下建立起一段暧昧而又没有结果的感情。然而,在影像的处理上,科波拉镜头下的东京与王家卫镜头下的香港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科波拉似乎并没有像王家卫那样对自己所拍摄的城市和空间了如指掌,无法做到对它们的随心所欲地取用,也难以精准地把握城市内部那独特的节奏感。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两部作品在观感上带给观众截然不同的体验。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