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绝佳,松重丰对五郎的诠释堪称一绝作为《孤独的美食家》系列的忠实拥趸(尽管电视剧还未全部追完),当得知该系列要推出电影版时,我内心着实有些忐忑。毕竟导演、编剧以及主演皆为松重丰一人,我不禁担忧他是否会因经验欠缺而将这部电影拍砸。然而,从影片开头五郎现身巴黎餐厅用餐的那一刻起,我便笃定,这味道对了。
这部影片作为一部电影,展现出了相当高的 cinematic 水准,丝毫没有让人产生在看电视剧的感觉。但在这种电影质感的表象之下,却深深蕴藏着《孤独的美食家》电视剧的核心内涵,堪称一次极为成功的银幕呈现。
首先,本片的剧本完成度颇高。与电视剧中类似单元剧的设定不同,这部电影自始至终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帮助老爷爷寻得他家乡的那碗汤,而五郎也正是为了这一碗汤,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这样的剧本套路虽不算新颖,类型也属于公路片范畴,但因主角是五郎叔,便为这个故事增添了诸多独特的趣味色彩。本片的核心元素便是“汤”,无论是开篇法国的洋葱汤,到五岛上品尝的什锦面汤,在小岛上烹煮的海鲜蘑菇汤,韩国的解酒汤,还是最终成功制作的那碗汤,整个故事皆围绕汤展开。汤本身象征着各种食材的融合,也契合了《孤独的美食家》一贯所表达的主题——美食无国界。而电影对这一主题的诠释别具匠心,主要聚焦于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之间。在韩国,叔虽基本不会韩语,却能领略韩国美食的美妙,还能与韩国人一同感受相同的美食冲击,这一点在电视剧中亦有不少体现,比如叔品尝川菜、越南菜等情节。此外,影片中还引入了一些新人物,且这些人物的剧情矛盾在本片中得到了较好的化解。其中最为明显的两对矛盾冲突,一是老爷爷无法返回日本却一心渴望喝到儿时之汤的矛盾,二是因疫情致使店面濒临倒闭,妻子选择前往岛屿,而丈夫决定留守的矛盾。作为影片的主要矛盾,前者最终巧妙化解,后者也以同样的方式解决,那便是那一碗汤。而且第二个矛盾还引出了关于疫情大环境下众多餐饮店因食材昂贵等原因面临倒闭的现实状况,也算是紧跟时代热点。剧情中的其他情节同样妙趣横生,充满喜剧色彩,例如叔漂流到岛上吃火锅中毒的桥段,尽管略显悲惨,但看到五郎叔的表情,仍会忍不住发笑。还有一处令我颇为感动的是影片结尾处《孤独的美食家》节目拍摄的场景,虽不确定是否完全还原,但看到这个幕后画面还是倍感触动,尤其是对电视剧内容的模仿十分有趣。
再来看本片的人物塑造。首先是主角井之头五郎,作为贯穿该系列的标志性人物,观众对他早已熟悉不已。他是一个虽已步入中年却依旧孤身一人,始终以美食慰藉自己的角色,这种独特的人设极易营造出喜剧效果。就拿本片来说,已然可归为喜剧范畴,五郎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在一些正式场合做出一些不正经的举动,看起来十分诙谐有趣。再来就是五郎的内心吐槽,作为该系列的一大核心卖点,在这部电影中也丝毫未减。本片中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可圈可点。首先是以往常常出现的泷山,在本部影片中最后也得以圆满收尾。本片中那对曾经的法国大厨及其妻子的形象塑造,可以说反映了一批受疫情困扰而陷入生活困境的人群。唯一稍显遗憾的是白吃作者在这部电影中并未出现。最后期待的彩蛋原本以为会有白吃作者,结果却是叔的一句中文表述,虽说也不错,但还是期望能在银幕上看到白吃作者的身影。
本片的配乐大多源于电视剧的原曲,也有部分是对电视剧配乐的改编之作,例如五郎每次饥饿时的“三咚(也有四咚)”,在这部电影里还出现了钢琴版本的改编,听起来饶有趣味。再者,本片不少场景并未使用配乐,这与电视剧中吃饭必放战歌的情况有所不同,本片多处较为安静,这也是其区别于电视剧的一个显著特点。本片的摄影同样出色,构图精美,打光考究,整体艺术感更强,却又不会让人感到乏味,并且与影片的喜剧效果相得益彰。
若是电视剧的粉丝,这部剧场版绝对不容错过,精彩程度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