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远和高妮妮在创作角色时,似乎并未赋予角色足够的自主性。他们在《毒师》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人物关系,却又坚持沿用《毒师》的模式,这导致剧中的冲突显得颇为生硬。例如,老白是在身患绝症的绝境下才做出极端选择,而中后期则因自负膨胀而陷入困境。老白内心的怨恨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源于这个世界对他的才华的辜负以及他怀才不遇的境遇,与家人的矛盾也是在他成为罪犯后才逐渐加剧的。
然而,崔业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从剧集开篇,他就处于被全家孤立的境地,看似受哥哥打压,实则也有几分咎由自取,因为他刻意与世隔绝。与老白那种抽象且无处宣泄的怨天尤人不同,崔业的尖锐矛头直指他的哥哥。在这样的设定下,主线矛盾本应是类似《风骚律师》中的兄弟反目,强调哥哥是社达理论的代表,对抗他就是争取自由和证明自己。因此,崔业从一开始就比老白更有堕落的动机,也应该更早地迈出主动的步伐。在前三十分钟内,本可以刻画出他自嘲且略带邪恶的性格,选择包庇罪犯的关键原因不应仅仅是害怕劫匪的刀,而是在听到哥哥即将救援的消息时被激发的自卑与自尊(剧中虽有表现但并不明显,导致许多观众疑惑他为何之后不向哥哥坦白,这锅得导演来背)。而在通道帮助劫匪逃脱时,他的心理应是恐惧与兴奋交织,成功后则是后怕中夹杂着不自知的成就感。
然而!编剧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明明已经构建了如此扭曲的兄弟关系,却又舍不得放弃借鉴《狂飙》和《毒师》大爆的剧情模式。于是,崔业不得不重蹈老白和高启强的覆辙,走上被动犯罪的道路。老婆对他冷眼相待,儿子面临断腿缺钱的困境,崔业只能为了家人被迫犯罪。编剧啊,你自己看看,这样自创人设却硬套其他框架,真的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