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房间里的大象

第六代观影计划正在火热进行中。就在昨天,我前往asia society观看了影片《沃土》。同行的两个朋友看完后,脸上都露出了不太愉快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向来对王小帅的作品不太感冒,可当我看到他们那紧锁的眉头,与我眉飞色舞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时,我在社交场合中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紧张的氛围。那么,我为何如此钟情于这部电影呢?是因为我的期待原本就不高吗?还是说,在疫情后的华语电影市场中,我的标准也不知不觉降低了呢?与那些和第六代一同亮相电影节的作品,如《未完成》《风流一代》相比,这部《沃土》是否更符合大家的期待呢?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房间里的大象插图

这两天,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沃土》的批评文章。其中不少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拼贴式的历史回望,人物关系缺乏细节刻画,甚至片中“幽灵”般的二胎情节设置,都让这部电影显得不够完美。而房间里那只“大象”,其根源还要追溯到七年前的那场风波。我又重新翻阅了当年的相关报道,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最终在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不原谅,也不去过多联想。倘若日后有机会,真希望能听听王小帅作为这场社会事件主角的看法。

王小帅的电影究竟属于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这个问题我着实难以回答。不过,王小帅本人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是极为明显的。在《沃土》里,他的这种风格表现得尤为成熟。透过《沃土》的视角,我们仿佛偷听、偷看到了一段略显仓促的历史,这一部分确实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但这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回望历史时的目光吗?当中国人与土地的告别延续到2020年代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在追溯过往时,又会将自己置于怎样的历史与梦境之中呢?我特别喜欢影片中那些在车上,沃土回望故乡的镜头。只有在离别即将来临之际,故土才真正清晰地显现出来。我也对沃土和爷爷之间的互动印象深刻,爷爷想必给沃土讲过许多故事,也许还在故事里为自己辩护过吧。沃土或许在光怪陆离的故事里有所思考,但很快也就忘记了。比如沃土把爷爷的饭倒了,爷爷不但没有生气,还让他放心。最后沃土站在城中村,抬眼望向高楼大厦,脑海中浮现出爷爷、老宅、不再恐怖的旧梦以及一些盘桓不去的鬼魂。坚持还是不坚持,人总是要随着社会的潮流向前迈进。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融入了我们这一代独特的回忆。我能想起很多人,少年时避暑的朋友、农村的亲戚,还有小时候理发店老板娘家的小孩。从时间轴往后推移,他们在城市漂泊几年后,或许又会回到故乡……影片中有个爱喝酒、不上进且善于举报的亲戚,他在挖井时死在井里,看上去像是吊死的,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胡波。

《十七岁的单车》同样是一部充满男性凝视色彩的电影。影片中通过胡同里的一道破门,仰望高层公寓里换着不同裙子的女孩儿,殊不知她也是个保姆。青春年少的男孩总是自大无比,将女孩儿当作客体,而女孩儿自己似乎也认同这种定位。我所经历的青春就是这样的,那些情绪至今仍历历在目。有一个男孩儿撒把骑车的镜头,我格外喜欢,它让我想起了四年前在南沙河西路上庄水库时的自己。十多年前,似乎还有很多矛盾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调和,尽管并不完美,就像平分自行车的协议,虽然磕磕绊绊,但还能继续前行。十多年后,就像影片里所展现的那样,大佬的出现仿佛终止了和解的可能性,没有谈判桌,除了暴力,别无他法。时运不佳的时候,不管你是谁,都得承受挨打的后果。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