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我总算在电影院把《四海》、《第一炉香》以及《你的婚礼》这三部影片都给看了!
刘昊然就是《四海》里的那个刘昊然,仿佛他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的,二者已然融为一体。
就拿《第一炉香》来说吧,即便它声称自己有些委屈,好像被删减了内容,可实际上那魔改的程度,简直就像是王安忆对张爱玲作品“嫉恨”之下的成果展现。所有关键情节都被弄得乱七八糟,张冠李戴,那些原本最闪光、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也被肆意篡改,这比在大荧幕上看到男澡堂的场景,还有刘昊然咬周冬雨嘴唇的画面,更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有些恶心。
而刘昊然和周冬雨的组合,本来是可以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就像“燃冬”一样充满激情与活力。可在这影片里,他们却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曾经不知要往何处去的子一代,如今成了四海里的小混混,还有只知道下海去深圳的叛逆小太妹,再加上一个有慕残癖的角色,构成了这样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不过呢,细细想来,这其实是他们和双雪涛、张悦然的一次“集体婚礼”。起初我还心疼双雪涛此生最精彩的作品被改成这个样子,可后来又庆幸还好片名被改了。当片尾出现文学顾问是张悦然时,我才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某种“play”的一部分呀。
新东北文学改编的电影《平原上的摩西》,在历经波折后终于上映了,而如今它也可以说是现了原形。影版《平原》简直就是新东北文学的一个缩影:几篇作品一开始在感动的氛围中被人们慌忙地标榜为“腾空出世”,可随后就连作家自己都陷入了对元素堆砌的追逐中,想要摆脱已经标签化的设定,结果却暴露出才华的贫瘠。影版《平原》就像是空洞的新东北文学的集大成者,地域概念模糊不清,下岗这样的主题只在口头被反复提及,历史前景不敢去触碰,北方总是被矮化,永远向往着南方,还有那残酷却又完全顾影自怜的青春叙事。
想当年,作为子一代的我们第一次读到《平原上的摩西》时,那个湖上的瞬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仿佛时间都能静止。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能走多远,只是一心想要从当下暂时逃离,然后继续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可如今呢,一切都变了,那些曾经的美好都被当作助燃的东西烧掉了,影版最终真的放了那把火,这不是希望的实现,而是彻底的坍塌。
还有啊,为什么李斐这个角色总是成为影视化改编的重灾区呢?庄树又为什么总是被添加一些莫须有的自我感动呢?就拿某作来说吧,它竟然信誓旦旦地说平安夜赴了约,可李斐却变得更加歇斯底里,自甘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