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泰坦尼克号》那点不足为训的凄美爱情,影评来啦!

综合评分8.5分,扣分0.5分是因为电影改编自历史事件而非纯架空,剧中许多角色也是有其原型人物。这部电影的亮点在于音乐和演出效果的优秀,除此之外不想再多重复,所以这篇影评是以负评为主,作为折中。

《泰坦尼克号》那点不足为训的凄美爱情,影评来啦!插图

整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时间线仅仅两天而已。杰克和罗丝的感情浪漫是浪漫,缺点可能是感情太上头导致了其行为看起来就显得很下头。我现在已经很难欣赏这种了。男主和女主的感情线基本是限定在两天的时间线以内,且女主说她打算跟男主一起下船,可然后她天天跟男主过那种四海为家的漂流贫民生活能过得惯?上头期一过,就是无穷无尽的后悔和挣扎期,哪怕不至于后悔,但凡有了这种困扰和现实的权衡,当初的泡沫一般脆弱的浪漫情感也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这段感情开始与结束都在泰坦尼克是最好的,开端即高潮,亦即结局。

实际上,男主和女主都给我的感觉是都很“普通”。当然,这里所言的普通是灵魂层面的,否则的话,男主是大帅哥(这一点也很成问题,因为男主气质太出众,导致完全不像什么底层贫民,随便穿件衣服就比绅士显得还绅士),女主按设定是漂亮的大小姐(虽然我没觉得多好看),因而至少看起来都不算普通。具体而言,男主:没什么德性的下层贫民,船票都是赌来的,唯一长处就是画画,除此之外就是比较痴情,但说实话这种程度的献身冲动小孩子都有,比如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毕竟小孩子谈恋爱可太容易上头了。女主:被繁文缛节搞到玉玉的没落家族叛逆大小姐。男主在电影中是对其一见钟情,虽然我不知道她身上有什么可一见钟情的地方。

女主的观念特别符合现代人的叛逆、追求自由的想法,毫无家庭责任感(对父母的困境视而不见)和自制力(谈恋爱过于上头以致于认识第二天就跟男主“私奔”了)乃至操守/品味(脱衣服模仿巴黎妓女),也对于自己的命运毫无责任意识。因而这种剧情就很有一种“成熟”的小混混拉懵懂无知大小姐下水的感觉。女主喜欢男主的缘由也很奇妙,我甚至都不知道她看上了男主什么(希望不只是因为长得帅),难道是野性的成熟感(比如学吐口水)?但这种观念和那种觉得抽烟喝酒很成熟的初中生不很相似吗?这和质朴无关,只是纯粹的粗俗而已。

剧中还给安排了女主对于弗洛伊德、毕加索、莫奈等人的作品的欣赏(至少在剧情时间线中这些人还不那么受欢迎),看似是与审美古典的旧文化精英形成对比、表达了女主的超前的审美品味,但这种刻意的迎合当下时尚的选取方式反倒让我觉得过于媚俗,且在后现代时代的艺术潮流中,表达叛逆和革命几乎是最合乎时尚、最不革命的行为了。

后半段还有女主勇救男主的剧情,算是为两人之间的感情升华了不少。只是后面的戏剧化程度依然过高,以致于让我觉得不能带脑子🧠看:1. 解不开手铐也就算了,水都快没过胸了还找人回来救。2. 女主拿斧子砍手铐,居然是闭着眼睛砍的。3. 两人千辛万苦逃生到顶层,男主又把女主送上船之后,女主居然又跳回船舱下层了?嫌命太多用不完是吧?然后俩人又来了一轮从底层往顶层跑的大逃杀,可你俩不是刚刚才费尽千辛万苦从底层跑上去的?就他俩中间这n次差点送命的逃亡过程,但凡有一点差错,就这俩人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都会死得很难看(死于挣扎和绝望的状态,毫不体面),那可就离剧本结尾的那种凄美结局差太多了。

我是理解不了所谓剧中(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让女人小孩先走的礼节的(且实际上多半执行成了只让女人小孩上船,哪怕船上还有空位,这一点在剧中也有很多反映),如果是以体重算,那我还能理解,毕竟同样的重量上限,让女人小孩上船能多装几个。如果考虑义利之辨,那这种逻辑就是谁最有道德感、最是道德主体,谁就该先死。或者说,绅士阶层道德要求最高所以最不应该把逃生机会给他们。惩善而扬恶,亲小人而远君子(如果资产阶级绅士也勉强能算君子的话),我只能说这种趋向于退化的维多利亚式资产阶级道德真是过于奇妙。

尊尊亲亲才是古典/宗教道德的常态,视死如归亦是一种德性,而上述这种故作姿态、也无道德根基的资产阶级绅士式的献身精神,则只是一种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自我感动而已,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人独有的奇妙道德认知。

如果是让自己家人先跑,那我是能理解的,这是出于亲亲之情义。除此之外,我实在理解不了为什么要把逃生机会让给一群自己不熟、也在任何意义上都看不出有何重要性的人。或者说,如果我在船上的话,肯定优先给自己和亲友争取到逃生机会,然后如果搞不到,那么同亲友不慌不忙、视死如归地共同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这样也属体面。

这部电影也和《兹山鱼谱》一样有很鲜明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气息(放在中国就是那种典范的文宣材料:士绅和地主是邪恶的化身,底层无产者和妓女则显得无辜而真诚),三等舱里的人描画出来就是一群善良天使,包括女主亲友在内的绅士淑女阶层则是刻画得自私而阴险,这个群体中仅有的一点光辉,比如要求划船回去救人的胖妇人,实则也是原本被该阶层排挤和看不起的,只是这种设定也只在进一步体现「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平等主义原则而已,这种极度媚俗的基调也只能说确实很合乎商业电影的模式和受众偏好了。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