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发现自己在短短的几周内又一次被激发了撰写影评的冲动。通常,在观看某些电影后,脑海中会涌现出各种想法,但由于懒惰或是因为思绪过于杂乱无章,往往难以形成连贯的逻辑链条,最终只能让这些灵感一闪而过。我的短评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深入挖掘影片的内涵,更多是一时兴起的妙语连珠。然而,昨晚看完一部电影后,为了理解一篇影评的含义,我与朋友q宝展开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竟然获得了一些新的启示。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心灵哲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黑白玛丽屋”。假设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被完全隔绝于外界,除了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外没有任何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这样的设定促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本质以及当一个人失去了多少能力之后我们才会质疑他是否还算活着(这里还可以参考江户川乱步的作品《烟虫》,讲述了一个失去四肢和所有感官的人)。如果这种情况仍被视为“生存”,那么随着环境的变化,这段时间又该如何定义呢?令人惊讶的是,在经历了极端的精神封闭之后,这个人不仅恢复了意识,还提出了许多颠覆传统观念的想法。这是一种未经现代社会同化的独特见解。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卡斯帕尔这种纯真视角背后的原因。在他经历的各种情境中,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形成了这样独特的理解力呢?
目前我认为答案可能在于他对世界的感知与其知识获取过程是同步发生的。这是一个关于时间顺序的问题。仅仅两年时间里,他就学会了读写,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快速的进步基于他作为成年人潜在的学习能力之上,这也是他与普通婴儿之间的区别所在。一个晚熟的成年人相当于一个早慧的孩子。实际年龄所赋予的心理潜能让他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时,他还体验到了类似儿童时期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或者说重新经历了一次虚拟的童年。在他完全孤立期间,对于自然界如花草树木乃至空间概念等抽象领域毫无知觉;而当他再次接触到这些事物时,新知识的积累伴随着对这些事物的初次认识,由于两者都是新鲜的体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忽视掉个人的感受与领悟,反而使得知识与直觉相辅相成,帮助他构建出一套超越传统权威、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正如q所说:“先验的知识就像考古学家挖掘出的文物,虽然一直埋藏于地下,但需要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发现它们。”
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长模式通常是先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初步印象并逐渐形成良好感知(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们写的诗歌总能带给人们新奇的视角),随后则专注于通过语言和逻辑来增加知识量,最终导致原有的感性认识被理性思考所取代。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理论知识往往压制了我们对基础事物的直觉感受。
我想到这部电影实际上一直在交替展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活动:首先是感官/情感层面的探索,比如频繁出现于郁郁葱葱且湿润的自然环境中的镜头;其次是智力/学术性质的探讨,通常发生在整洁有序的家庭内部场景中;最后则是手工劳动/技艺展示,特别是“编织毛衣”这一象征性动作。影片中有两个角色从事过这项活动——一位是教授家里的女仆,她在多次出场时都在做着编织工作;另一位则是卡斯帕尔,他在一次贵族聚会上开始织起了毛衣,这一举动激怒了在场的一位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