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登月大计划》里的银幕梦境:虚实交织的奇妙体验

在这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影视盛宴中,观众被带入一个虚实交织、真假难辨的世界。这不仅是一场对政府阴谋的巧妙演绎,更是一次创意与切入点完美结合的展示,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层如平行宇宙般的奇幻色彩。然而,就在你几乎要质疑现实的时候,导演巧妙地用一段狗血的爱情故事和传统的人文主义关怀提醒观众:别太认真,别太入戏,这一切不过是银幕上的一场梦。

《登月大计划》里的银幕梦境:虚实交织的奇妙体验插图

自从100多年前乔治·梅里埃首次将人类带上月球银幕以来,这个题材就从未真正离开过电影人的视野。最近的一部作品,虽然让人误以为是老调重弹,却出人意料地展现了全新的视角。从库布里克时代的不被理解,到现在以幽默方式探讨这一主题,这部电影显然是来逗乐观众的。

影片从一个能言善辩的营销大师的角度出发,轻松诙谐地剖析了首次登月计划的背后故事,同时不忘讽刺一番:年轻的登月工程团队、靠欺骗和广告拉拢投资的国家宇航局、秘密研究外星人的国家级项目,以及肯尼迪暗中授意、引发半个世纪争议的假登月画面。

在幽默和恶搞的背后,剧本直接讽刺了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力而制造的巨大阴谋。

“任务的重点早已不是登月,而是让全世界在电视上看到美国战胜苏联。”

“这不仅仅是登月竞赛,更是意识形态之争。”

“所有人都满意,你可以去过你的新生活,世界也无需在共产主义的月光下入睡。”

整部电影既享受在这种虚实结合的游戏中故弄玄虚的乐趣,又不时透露出一些真实感。虽然不能将其视为纪实电影,但也并非完全是虚构。正是这种以想象补全现实未触及之处的能力,使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极具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它甚至可以被视为一部科幻片。《三体》不就是在历史的洪流中选择了一条支线,无限延伸的例子吗?

不禁让人想起十几年前的《醉乡民谣》,和亚当·德赖弗在其中倾情献唱的“Please, Mr. Kennedy”,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此刻却融会贯通,仿佛在寡姐口若悬河拉拢赞助的同时,纽约街头的某个落魄民谣歌手还在用肯尼迪开玩笑:

“I sweat when they stuff me into pressure suits, Bubble helmet, Flash Gordon boots!
No air up there in gravity zero, I need to breathe, don't need to be a hero!
And are you reading me loud and clear? Oh! Please, Mr. Kennedy──”

跳出电影本身,这个时代的电影人仍能在既有题材中找到新的命题,为这个日渐衰落的行业带来一线希望。同时也感叹,在政治正确潮流影响深远的好莱坞,仍有创作者保持着随心所欲恶搞、调侃、编排、嘲讽当朝事件与人物的自信,而无需按照官方通稿定性每一个重大事件、设计每一个历史人物形象。毕竟,深知自家史书中充满骗局与假象的统治者,往往更容易谈虎色变,因此他们索性选择自我调侃。如果说本片传达了什么“美式主旋律”,那就是他们始终相信无名小卒也有能力改变历史进程。

近期听闻唐尼已被重新聘用,寡姐无疑成为漫威下岗员工再就业的代表。上世纪的复古造型与她天造地设,只是查宁这个角色形象和体格似乎难以完全支撑起这位登月计划总工程师的角色。幸好导演没有安排床戏,让我提心吊胆地看完了半部电影。

(完)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