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集百度云网盘清晰版免费中字迅雷资源下载【HD1080P夸克网盘-MKV】
https://pan.baidu.com/s/kFTgQytgthUnAtplvYSWDD6
正如很多观众所质疑的那样:为什么司法漏洞带来的后果,最后却是由个体来承担?
原本以为大结局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走向——在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像李沐风这样曾被误判的案件能够得到重新审视,并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即便过去的判决无法更改,但他能通过帮助他人洗清冤屈,同时释怀过往、开启新的人生。这本该是一个契合主流价值观的大团圆收场,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观众一记耳光。
“被献祭的李沐风”
带着“好人终将沉冤得雪”的期待追完全剧,结果却无比讽刺。十四年后,相似的情节再度上演:段鸿山面对周德龙的致命攻击,在自卫中将其反杀。而这一次,他拥有决定性的证据——一段上传云端、完整记录全过程的视频,最终被判定为正当防卫,毫发无伤地走出法庭。
司法体系确实进步了,标准更人性化了,但当年那个因同样行为而坠入深渊的少年呢?
如果当初没有见义勇为,李沐风本可以保送政法大学,前途一片光明。可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不仅让他失去未来,还一步步走向堕落。他的黑化令人唏嘘,也让人心痛。
曾经的好青年李沐风,如今成了令人怜惜又愤怒的角色。
可怜的是,他成了时代的牺牲品,成了舆论风暴中的替罪羊;可恨的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他选择了犯罪的道路,并真正实施了恶行。
当他放弃申诉、目睹段鸿山被判无罪、得知梅筝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并在完成玻璃展、展示鲁伯特之泪那一刻,他终于明白,自首是他唯一能做的救赎。
这种“祭天式”的结局多么讽刺!观众并不想看到一个因为社会压迫而黑化的英雄,我们想要的是正义得以伸张,而不是悲剧循环。
白敬亭对李沐风的演绎堪称惊艳,他深入角色内心,赋予人物合理的情感逻辑,使得这个反派形象立体而真实,也因此引发了更多讨论与共鸣。
我们只能在幻想中祝愿那个天才少年,在某个平行世界里,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吃人血馒头的段鸿山”
剧集结尾段鸿山的说教简直败坏了整部剧的格调,让人摸不清主创究竟想表达什么。
他说当初判李沐风防卫过当,是为了防止他人效仿。但问题来了——在媒体尚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公众真的懂得“防卫过当”的法律含义吗?李沐风出狱后,大家只记得他是“杀人犯”,没人提防卫过当。
那个被牺牲的少年,从未成为普法的旗帜,只是成为了流言蜚语的牺牲品。
那么,段鸿山当初的判决除了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
十四年后,轮到他自己面临类似情况,他却一口咬定是正当防卫,这时候怎么不主动要求重判,以防止别人模仿完美防卫呢?
太讽刺了!
当初判李沐风时,段鸿山说:“他防卫过当,提醒大家别轻易反抗,以免引发社会效应。”
轮到自己时,他又说:“我是正当防卫,提醒大家遇到侵害要勇敢反抗,否则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种前后矛盾的立场,暴露了段鸿山伪善的本质。他口口声声为了司法正义,却不愿承认十四年前的错误。
最让人恶心的是,他还当着李沐风的面炫耀自己的判决如何降低了犯罪率,简直是吃人血馒头,而且是在受害者面前吃得津津有味。
所以,这部剧的大结局到底想传达什么?
是展现司法的进步,还是在劝人不要多管闲事?
就像《以法之名》中万海的结局暗示的那样——“我们斗不过他们,认命吧。”
而《正当防卫》李沐风的结局仿佛也在说:“别管闲事……”
真是荒唐至极,这样的烂尾剧情不被骂才怪。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