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在线免费观看(高清资源下载)【1280P清晰】
https://pan.baidu.com/s/kFTgQytgthUnAtplvYSWDD6
8月14日的夜幕降临,江苏卫视的荧幕上,《孤舟》这部剧集迎来了第17与第18集的播出。在最新展开的情节里,那个神秘莫测的"八号细胞"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正如我先前的预测,他正是胡之平。这位"八号细胞"是剧中反派角色周知非手中的重要棋子。他们之间的交往,遵循着一个原则:非必要不见面。然而,最新的剧情却因为两罐奶粉,让这两位特务不得不见面。
这一幕引发了部分观众的笑声。在他们眼中,两罐奶粉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胡之平似乎没有必要为了这样的小事冒险与周知非见面。然而,那些因此而笑的观众,可能没有领会到这一情节的深层含义。正是这种为了两罐奶粉而冒险相见的设定,体现了该剧的高明之处。
传统的谍战剧往往聚焦于各方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些作品中,角色的组织性往往超越了个人性。例如,在许多谍战剧中,日寇的角色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天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但是,如果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谍战状态下,特工的组织性是否应该超越个人性?国际上许多前沿的谍战小说和影视作品都在探讨这一问题。例如,勒卡雷的《柏林谍影》就是从特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我是谁"、"我为谁服务"以及"我的个人性能否超越组织性"等问题。
在《孤舟》中,这种思考也隐约可见。例如,周知非阻止翁太营救来自重庆的谈判员,因为这位谈判员是来与日寇商讨合作的。周知非认为,作为特工,翁太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抗日,因此他应该拒绝执行上司的命令。这种对正义的思考,体现了个人性。而接受任务指派,则是组织性的体现。
让我们再次聚焦《孤舟》中两位特务的相见。胡之平的孩子急需奶粉,而孩子的母亲没有母乳,苏州市场上也难以买到奶粉。因此,胡之平不得不为了孩子去寻找奶粉,这是他的个人性问题。而他与周知非私下见面,则是谍战中的组织性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周知非所属的汪伪政权的组织性问题。个人性问题是否可以超越组织性问题?为了个人利益而暴露组织关系,这样做是否合理?
无论是胡之平还是周知非,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见面。周知非甚至再次见面,帮助胡之平获得了两罐奶粉。在这两次见面中,他们之间并没有组织上的谍战任务,他们所做的,只是解决一些个人性的问题。在这两位反派特工身上,个人性显然超越了组织性。这种选择,实际上引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考,并且很容易陷入悖论。
再举一个例子,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1942年的河南遭受严重旱灾,民众面临饥饿。蒋委员长方面并未积极救灾,而是选择将这个烂摊子留给日寇。日寇进入后,向饥民分发粮食,而这些饥民竟然成为了日寇的向导。对于他们来说,解决饥饿是个人性问题,而为日寇带路则是组织性问题。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悖论:在饥饿状态下,日寇提供了粮食,他们是否可以为日寇带路,甚至攻击蒋委员长的军队?这个问题之所以是悖论,是因为它永远无法在纸面上找到答案,只能在实践中得到解答。
回到《孤舟》中的奶粉问题。无论是胡之平还是周知非,他们都已经将个人性置于组织性之上。这两罐奶粉,也许就是《温故一九四二》中的粮食。个人性与组织性,究竟谁更重要?小说和影视作品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自己也无法回答。勒卡雷在《柏林谍影》中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同样无法给出答案。
在《孤舟》中,这两罐奶粉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编剧和导演也无法对这一哲学问题给出答案。许多优秀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都是在哲学的边界上起舞。不同的观众,会从中看到不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