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国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上,原因却并非新剧上线,而是他频繁现身于各大景区,身着古装,与游客互动、合影、签名,忙得不亦乐乎。
短视频平台上,他穿着厚重戏服在烈日下穿梭的身影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调侃:“郑国霖这是转型成景区‘常驻演员'了?”“李世民下凡打卡,日薪几何?”
随着话题热度攀升,“明星景区再就业”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公众的讨论也迅速两极分化。
一派声音充满质疑:“堂堂演员跑去景区打工,是不是混不下去了?”“经典角色被反复消费,不怕透支观众情怀吗?”“这不就是变相卖人设,太掉价了。”
另一派则力挺:“凭劳动赚钱,有什么可指摘的?”“人家接地气,比那些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明星强多了。”“明星也是人,养家糊口天经地义。”
面对争议,郑国霖在直播中坦然回应:“我就是一个普通演员,有家庭要养,生活要继续。”这句朴实无华的陈述,反而戳中了许多人的心。
在娱乐圈,公开谈论“缺钱”几乎等同于承认失败,极易被贴上“卖惨”标签。而郑国霖的坦诚,恰恰撕开了明星光环背后的现实一角。
同为演员的陈龙随即发声支持,他在视频中直言:“靠双手吃饭,有什么错?日子是过给自己的。”末了还不忘幽默自荐:“哪个景区还缺演员?可以联系我。”
事实上,投身景区“再就业”的并非个例。从《情深深雨濛濛》中威严的“陆振华”寇振海,到琼瑶剧中的“御用父亲”岳跃利,再到《春光灿烂猪八戒》里的“九命猫妖”翁虹,都开始在景区重现经典形象,与游客亲密互动。
曾经在剧中反对女儿抛头露面的陆振华,如今却在景区载歌载舞,反差感拉满,却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效应。对演员而言,是情怀变现;对景区而言,是引流创收,何尝不是一场双向奔赴?
此前TVB群星直播唱跳也曾引发争议,被批“晚节不保”“消费情怀”。可细想之下,表演本就是他们的专业,利用尚存的热度谋生,何错之有?
反观过去,流量明星日入百万的新闻曾让大众瞠目结舌。“爽子208万一晚”的天价片酬,让多少人意识到娱乐圈的财富断层。
而如今影视行业遇冷,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既无顶级流量、又无资本青睐的中生代与资深演员。他们没有天价代言,也没有综艺常驻,只能另辟蹊径。
于是,直播带货、短剧拍摄、景区演出,成了他们新的生存方式。烈日下穿着几十斤戏服来回奔波,体力消耗巨大,却少有人关注背后的艰辛。
与其冷嘲热讽,不如多些理解。至少,他们靠的是真本事,而不是利用粉丝信任兜售假货。
说到底,努力生活的人,不该被轻易审判。在这个人人都在挣扎前行的时代,体面从来不是靠身份定义,而是源于对生活的尊重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