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影视圈的年度盛事——电视剧品质盛典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此次红毯上,关晓彤身着Zuhair Murad 2024秋冬高级定制礼服登场,却因造型上的争议而再度成为话题中心,#关晓彤的造型师这次又怎么了#这一话题迅速攀升至社交媒体热搜榜首位。
公众对她的装扮评价褒贬不一,尤其是那件暗红色调的礼服被指与关晓彤年轻活力的形象并不匹配。礼服的设计不仅遮掩了她引以为傲的修长双腿,而且黑丝手套的搭配更是让不少网友戏谑地形容为“仿佛是厨房用的手套”。尽管工作室发布的照片经过精心修饰,看起来意境悠远,但未经处理的现场照片却无情地揭示了肩部显得过于宽阔、腰线不够分明等问题,整体形象被部分观众调侃为“乡村企业家”的风格。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声音,关晓彤的造型师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选择了许久未见于公共场合的Zuhair Murad高定系列进行首次亮相!下次我们还会继续选择这样的尝试!”
然而,这番解释并未平息争议,反而激起了更多讨论。有网民直接指出:“服装应当服务于穿着者,而非明星成为高端品牌的活广告。”他们认为造型师过于追求“首穿”所带来的曝光度,却忽视了艺人本身的特色和优势,使得本应展示关晓彤172厘米身高优势的造型变得比例失调,甚至有人指责这是用顶级奢侈品来打造不合适的外观。
回顾过去几年,可以发现关晓彤及其团队在造型方面并非第一次遇到挑战。从2023年的金鸡奖到2024年的国剧盛典,每一次红毯走秀似乎都伴随着类似的批评声浪。这些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造型团队未能准确把握关晓彤的身体特点——骨架较大、肩膀较宽,需要借助V领设计或具有垂坠感的面料来优化视觉效果,但实际选择的却是那些容易突出缺点的款式,如抹胸裙和蓬松裙摆。
造型师为了获取品牌的支持,往往将“首穿”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但这常常导致忽略艺人的个人魅力以及大众审美需求。“即使是最高级的定制服装,如果不能与穿着者的气质相得益彰,那么它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真正的时尚智慧在于找到最适合个体的设计,而不是单纯依赖名牌标签带来的光环效应。毕竟,红毯是展现明星个人品味的重要场合,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首穿”地位而不考虑自身定位,最终只会带来负面效果。
正如许多粉丝所表达的观点那样:“再昂贵的服饰,如果不适合自己也是资源的浪费!”人们希望未来的娱乐界能够出现更多以艺人为中心的专业造型师,使每一件高级定制都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提升艺人的美丽而非成为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