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序幕在巴黎奥运会热烈的氛围中缓缓拉开,主角布兰丁怀揣着对重逢的期待,踏上了前往巴黎探望十年未见同父异母姐姐的旅程。然而,现实却并未如她所愿,这段旅程从一开始就布满了荆棘。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无疑是一场充满遗憾的行程。布兰丁满心憧憬着能亲眼目睹贝丽尔·加斯塔尔代洛的游泳比赛,可最终只能通过短视频和采访片段来了解一二。她渴望修复与姐姐之间的关系,却因姐姐的暴怒而彻底破灭。原本似乎有可能萌芽的爱情,也因为布兰丁自身的原因戛然而止。最终,布兰丁回到了诺曼底,独自望着那片海,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将故事置于奥运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电影巧妙地融入了更多旅客和本地人的视角。布兰丁就如同众多游客一般,带着好奇与期待来到巴黎;而姐姐的态度则代表了巴黎本地人,在奥运会带来的喧嚣与变化中,有着自己的敏感与情绪。与此同时,奥运会的到来也像一面镜子,放大了法国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让整个社会氛围变得紧张起来。电影通过一些片段展现了这些矛盾,但它们并非影片的主线,影片的核心始终聚焦于布兰丁个人的情感与内心感受。这是一趟充满挫折的旅途,没有想象中的欢乐与圆满,但在旅途中,也不全是挫折与失败,偶尔也会有惊喜降临。比如清晨醒来,忽然看到遛狗的贝丽尔·加斯塔尔代洛,那一刻,悲伤的旅程仿佛多了一抹绚丽的彩虹。人生就是这样,喜悲总会过去,人不能一直被过去的情绪所束缚。布兰丁最终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回到了诺曼底那个熟悉的地方,打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一个人的海岸,莫名地透着一丝孤寂的凉意。
本片与传统电影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没有采用大量的群演,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巴黎的游客变成了电影的“群演”。导演拍摄了大量真实的奥运会画面,并将角色自然地融入到巴黎的旅游环境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近乎真实地还原了一个旅客在巴黎奥运期间的所见所闻。不知为何,这部电影的气质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管虎的《狗阵》,两者都在大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时代欢愉与个人情感无处安放的矛盾。但相比之下,本片更具纪实风格,篇幅更短小,也更加聚焦于个体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安心和安定的感觉,却又萦绕着一抹挥之不去的悲伤底色。我个人给它打7.23分,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杯清心的凉茶,苦涩之后有一丝甘甜回味,可到了夏末初秋,又不禁让人感到一丝孤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