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秋意拖得老长,白天暖乎乎晚上冷飕飕——《漫长的季节》观后感

一.再回首,云霭漫归途。

秋意拖得老长,白天暖乎乎晚上冷飕飕——《漫长的季节》观后感插图

恰值秋意正浓之时,看完这部剧的我徜徉于温煦阳光之中,只觉那光芒并非仅属于当下,而是穿越了悠悠往昔。老城区那斑驳陆离的墙面被镀上一层金辉,往来行人川流不息,新面孔无暇顾及过往,而旧相识也鲜少提及——那段悠长的岁月。

彼时的人们怀揣着诸多信念,只要锅炉持续喷吐着滚滚热浪,只要汽笛依旧高亢地鸣响,未来便似那永不干涸的泉眼,满溢着希望与憧憬,甚至无需为明天过多筹谋。像王响这般,倚仗父母作为工厂元勋的背景,加之自身技艺超群,在城区可谓如鱼得水,既能昂首挺胸地督导居民维护环境卫生、勿随意丢弃垃圾,又能仿若警察般训诫那些不成器的晚辈;彪子则是百里挑一的高材生,被分配至行政部门,凭借渊博学识与显赫身份,前程一片光明,于工厂的庇护下悠然读书、追逐爱情,日子过得闲适自在;还有邢三,靠着几分小机灵在人群中谋得一席之地;更有马队,表面玩世不恭却坚守道德底线,以“神探”之名威震警局……他们紧紧依偎着集体,坚信一切皆如朝阳初升般自然而然、理所应当。

然而,日有升沉,月有盈亏。总有人对既定规则心存质疑。颇为有趣的是,王阳全然不像其父那般笃信工厂秩序。他既不善考取功名利禄,也不愿沦为庞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或许有人会讥讽他高不成低不就,但他却能以诗人般的敏锐洞察家庭与城市的宿命,用文字书写预言。他甘愿打工维持生计,只为守护自己的诗歌梦想。面对爱情,他如飞蛾扑火般热烈赤诚;面对爱人,他又能在关键时刻守住原则,毅然转身。他恰似那首他所钟爱的《Blue Moon》,隐匿于故事幕后,令人既怜惜又心疼,甚至会因他的纯粹而为其命运扼腕叹息。与之相反,沈墨兄妹无法如明月般皎洁无瑕,亦得不到阳光的眷顾,只能蜷缩在阴影之中。那台看似护佑众生的庞大机器,转眼间便能夺走他们双亲的生命。在原始代际维系的熟人社会里,大爷凭借工会身份一手遮天,将沈墨玩弄于股掌之间。而那位看似着墨不多却左右主角命运的厂长,实则权势滔天,与商人狼狈为奸,敛尽不义之财,揭露了工厂体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值得一提的是,这或许是继《风雨云》之后,最直接刻画官商勾结现象且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现实题材佳作。

二.再回首,荆棘满途。

当时代的巨轮轰然碾过,无人能够置身事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卢文仲的离世,如同撕开了工厂虚伪的面纱,暴露出其早已病入膏肓的真实面目。老司机王响表面上仍强撑着往日的骄傲,内心却惶恐不安,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恳求小人停止算计,狠心拿出珍藏多年的好酒去送礼,满脸堆笑地追随马队身后试图破案立功,可最终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家人离散,事业崩塌。彪子看清了厂长的丑恶嘴脸,虽日常仍需伺候领导端茶倒水,但为了心爱的人,文人风骨犹存,再也无法回归往昔无忧无虑的生活。见惯了世间险恶的马队,无法容忍伸向亲人的恶魔逍遥法外,冲动之下动用私刑,间接导致好友之子惨死,少女死因成谜,他自觉愧对头顶的警徽,从此褪去锋芒,成了垂暮的老马,再难寻回昔日的云淡风轻。还有那些为爱殒命、无法与尘世和解的少年;怀着沉重爱意与期望流亡天涯的少女;以及儿子身患绝症、丈夫残疾,只能在维多利亚嘈杂环境中轻声哼唱《小星星》的母亲。长期生活在集体羽翼下的人们,骤然遭遇变故,或茫然无助,或悲从中来,或愤懑难平。但他们毕竟是历经凛冽寒风洗礼的东北人啊,有着野草般顽强的生命力,咬紧牙关艰难求生,默默忍受苦难,极少向外倾诉。直至此次,东北的往事才罕见地被娓娓道来。下岗潮过后,工厂成了东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亦是难以释怀的心结。

三.再回首,恍若隔世。

坦白而言,多年后的剧情是我最为熟悉且钟爱的篇章。彪子从风度翩翩的帅气书生沦为大腹便便、充满市井气息的出租车司机,一旦嗅到鸽子屎气味不对,便赶忙给宝贝鸽子添足饲料;王响从神采奕奕的火车头司机变成了弓腰驼背、瘦弱不堪的老者;唯有老马依旧潇洒地跳着拉丁舞。最令我动容的是邢三,那个曾在厂长身边凭借奸诈狡猾混得风生水起的保安队长,如今却孤苦伶仃。那件曾经拉风的黑风衣,如今已成为他守护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他因违法售卖套牌车被发现并被打倒在地,尿袋暴露的那一刻,相信所有观众都会心头一紧,不忍直视。他铤而走险卖套牌不过是为了赚取救命钱,为自己预备后事罢了。曾经沧海桑田,故人重逢,围坐桌前看着热气腾腾的菜肴,或相视一笑泯恩仇,或插科打诨、哄堂大笑,你或许会以为他们已经忘却了过去,笑看风云变幻。但当你目睹吃烤肉前马队与王响突然爆发的激烈争吵,KTV中几人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场景时,便会恍然大悟:伤疤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底,只是未曾揭开示人而已。那独属于东北人的乐观豁达背后,藏着的是无尽的心酸过往。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身边不乏受下岗潮波及之人。我的二叔便是其中之一,他成为工人的第一年就遭遇下岗,此后开过货车、做过买卖,均不顺遂,却始终挣扎着过日子,娶妻生子,家中事务也是勉强维持。近几年他干起了出租车行业,却错过了黄金时期,被如今的打车软件冲击得举步维艰,还累出了心肌梗死,所幸抢救及时捡回一命,不敢再开夜班车加重病情,只能自己开白班,妻子则负责夜班。辛苦二字已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境遇。但无论多苦多累,他始终放不下自己的爱好——养鸽子。小时候我家外面就是他的鸽子笼,他还曾给我鸽子蛋吃。他能听出鸟叫的几个声调,虽未读过初中却能侃侃而谈鸽子的生物习性与遗传规律。他在生活中屡屡受挫却在赛鸽界小有名气,多次拔得头筹。他既傻气又自私,爷爷去世后与我爸争夺财产争得面红耳赤,让父亲伤透了心。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正是剧中几个人物的综合写照,也正是我如此喜爱这部剧的原因所在。导演和编剧太懂东北了,剧中的细节真实再现了这里的生活点滴。诸如王响和老婆吵架时拿着油条生气地说:“这咋吃,干剌啊!”之类的细节数不胜数。随着由套牌车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展开,每个人都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心结;而随着案件真相大白,每个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和解中向前迈进。虽然我个人最喜欢马队最后那句:“朱局,这案子是不是终于破了”,听得人潸然泪下;但最让我意难平的却是彪子。离婚那晚,他伤感地说:“过去就像梦一样。”是啊,往事如梦,多少愁苦伤悲都化作了一声轻叹。一个曾经有胆识、有理想,又天真幼稚的人就这样悄然陨落了。

四.再回首,背影渐远。

因太过喜爱这部剧浓郁的东北生活气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我沉迷其中,一集接一集地追看,甚至不惜熬夜生病。当最后《再回首》的旋律响起时,我仿佛跟随剧中人物历经了十余年的风雨沧桑,也仿佛窥见了二叔的前半生历程,心中百感交集。这部剧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离不开创作者们的辛勤耕耘。其中最亮眼的当属的精湛演技,他们将不同时间段的人物心理拿捏得恰到好处,再加上东北人身份的天然优势,使得角色鲜活生动极了。其他演员同样表现出色:陈明昊散发着该死的魅力;美素饰演的母亲溺爱儿子、关照家庭;心高气傲却被命运捉弄的丽茹令人又恨又怜;邢三这个角色让人又爱又恨;还有那个既江湖气十足又左右逢源的KTV经理、人狠话不多的傅卫军以及内心坚韧复杂、兼具幽暗与光芒的沈墨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也十分贴脸,宛如牯岭街里的女主一般,不过演技尚有提升空间。王阳和沈墨的扮演者风格相近,但终究还是老戏骨更胜一筹。每一集情感爆发的瞬间都成为了经典名场面。剧本扎实厚重,每个角色性格鲜明独特;事件编排环环相扣的同时不忘描绘群像风采;导演在三个不同时间段的剪辑衔接自然流畅;红毛衣的巧妙切换、照片埋下的伏笔以及最后用蓝色多瑙河作为收束都彰显了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此外,配乐也是一大亮点。出身摇滚界的导演对音乐运用得炉火纯青:用摇滚诉说钢铁之城的往事;神秘的迷幻摇滚将扑朔迷离的悬案层层展开;最后那场雪景中的摇滚则温柔动人;片尾曲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既契合主题又显高级品味,让我认识了许多独立摇滚乐队。这部剧无疑已成为国产现代戏中的巅峰之作。它既不避讳该说的话,也不为了喊口号而忽视人物塑造。据悉作者是怀着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怀念创作了此剧。正是这份真诚与才华的双重加持造就了这部经典之作。

五.再回首,初心未改。

转眼已是2025年距离剧中故事结束的时间又过去了近十年。这里的往事渐渐被人遗忘就连这片土地也日益落寞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老工业基地也只剩下了一个空洞的概念。自古诗人不幸诗家幸近年来东北在银幕和小说中频频亮相不过所谓的“尔滨旅游热”在我看来并非真正的东北旅游宣传大片仍停留在“红衣花袄、红肠冰棍、冰灯雪雕”这些刻板肤浅的元素上就像剧中所展现的那样这里不仅有银装素裹的冬日还有秋高气爽的季节这里的秋天格外漫长深受本地人喜爱这里的四季各有千秋就像东北人并非全是憨厚搞笑的形象这里有心思深沉的王响、阴险狡猾的邢三也有理想主义的王阳你看窗外暖阳倾洒金光城市里的恋人携手漫步田野里的麦田泛着金黄微风拂过少女飘逸的秀发也掠过麦穗低垂的脑袋纵使秋夜寒凉多少年轻人不得不告别这片土地但他们沉沉的梦境里依然萦绕着那片翩翩起舞的麦浪。

再回首泪眼婆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