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一头扎进贼窝江湖,就为讨个正义说法——《毕正明的证明》观后感

时光回溯至90年代,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社会转型期。大波浪发型肆意张扬,丹宁喇叭裤随风摆动,BP机与大哥大成为身份的象征,红塔山香烟袅袅升起,老白干酒香弥漫街巷,缝纫机的哒哒声交织着个体户们的创业梦想。彼时,电视剧热播荧屏,邓丽君的磁带旋律飘荡在大街小巷,浓郁的怀旧复古氛围中,夹杂着经济初创阶段欲望蓬勃生长的躁动声响,宛如一幅粗犷而鲜活的时代画卷,在电影的世界里缓缓铺展。

一头扎进贼窝江湖,就为讨个正义说法——《毕正明的证明》观后感插图

走进那个时代的日常场景:瓜子、花生、卤鸡蛋摆满小摊,小推车吱呀作响穿行其间;人们剥着橘子,畅饮玻璃瓶装的汽水;聒噪的大嗓门此起彼伏,过道里站满了人,凳下也躺着疲惫的身影。每逢佳节出行,抢票大战如火如荼;车厢内有人抱包蜷缩而睡,有人将钱缝进内裤兜里小心珍藏。环境脏乱差,人群龙蛇混杂,各种奇闻轶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毕正名的证明》,它宛如一部独特的江湖片,以好莱坞式的叙事手法,巧妙融合了奇人异士、离奇事件、非凡技艺与趣味轶事。悬疑、警匪、爱情、特技等流行商业元素相互碰撞,迸发出耀眼火花。影片中既有令人目眩神迷的爆点设计和紧张刺激的搏斗场面,通过精妙的音乐、利落的动作、光影交错的画面以及节奏明快的剪辑,带给观众即时的感官享受;同时穿插着诸多稀奇古怪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既普及知识又激发好奇心。

导演匠心独运地赋予了作品深刻的象征意义——绿皮火车俨然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微型江湖。在缺乏监控设备的慢车时代,这列穿梭于城乡之间的列车,如同社会褶皱中的隐秘角落,孕育出一个热门却偏门的行业——扒手。而在《毕正名的证明》中,这个行业被称作「荣门」,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复杂的面纱。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