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正值釜山国际电影节举办至第五日之际,日本知名导演三宅唱携其全新力作《旅途中的日子》以及该片主演、韩国实力派演员沈恩敬一同亮相于电影节日报的封面之上。
这部匠心独运的电影,巧妙改编自柘植义春的经典漫画作品《海边的抒景》与《混沌洞的笨先生》。就在今年的八月,它凭借卓越的艺术水准一举斩获了第7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最佳影片金豹奖。而此次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更意义非凡。今年恰逢釜山国际电影节三十周年华诞,同时也是其向竞赛型电影节转型的关键元年。在历经欧洲主流电影节的高度认可之后,这部佳作回归亚洲这片文化根源之地,无疑是对其兼具世界性视野与本土特色的双重有力印证。
三宅唱的创作风格向来独树一帜,他擅长以举重若轻的灵动笔触勾勒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回溯往昔,《你的鸟儿会唱歌》宛如一幅定格画卷,捕捉了函馆深邃夜空下三个迷茫灵魂相互依偎的瞬间;《惠子,凝视》则借助惠子那无声的视角,缓缓铺陈开疫情时代下物理空间与精神世界的交织图景;《黎明的一切》里,地球与北斗七星的轮回运转,与男女主角若即若离的情感轨迹形成了一种温婉悠长的对照之美。至于《旅途中的日子》,三宅唱将叙事舞台搭建在山林、溪谷、雪原等静谧的自然之境,借此探寻人类跨越语言壁垒实现表意、沟通与理解的无限可能。
自2022年凭借《惠子,凝视》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后,三宅唱频繁造访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巡回展映、影人论坛及大师班活动,由此积攒了大量忠实影迷。如今,《旅途中的日子》已成功入围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首映单元。9月27日,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在平遥电影宫的露天站台迎来了中国首映礼,逾千名观众齐聚于此,在同一片东亚的天空下,共同踏上这场邂逅陌生与未知的心灵之旅。
影片伊始,呈现的是一段充满焦躁与迟滞感的创作历程。韩国作家李(由沈恩敬精彩演绎)远赴日本从事编剧工作,她惯用母语挥洒文字灵感,然而电影的实际呈现却置身于全然陌生的语境之中。
画面切换至两个日本青年在异国海边的偶然相遇,他们漫无目的地漫步闲聊,话题围绕着“闲下来便容易陷入抑郁,故而需让自己忙碌起来”这般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展开。直至台风突袭,为原本尴尬僵持的氛围带来了转机:在乌云密布的海面上,两人摒弃了言语交流的可能性,毅然携手跃入狂风暴雨的海浪之中。
这幅描绘夏日青春的画卷,难免让人联想到《你的鸟儿会唱歌》中那份燥热与忧郁并存的气质,但此番漂泊所激发的活力并未能驱散李内心的纷扰。事实上,这个故事正是李创作焦虑与孤独情绪的具象化体现:作为身处异乡的创作者,脱离了母语环境的滋养,恰似亲手构筑了一座表意上的巴别塔。表达困难、理解缺失,向外拓展受阻进而引发内在认同危机,即便试图在作品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力量,最终也往往沦为刻意说教的窘迫局面。
剧情迎来关键转折——指导李多年的电影学院教授溘然长逝。李前往教授家中吊唁时,意外获赠一台纯机械结构的古早胶片相机。几经推辞未果后,这台相机仿佛承载着某种精神传承的使命,引领着李踏上一段因缘际会的旅程,目的地是大雪覆盖的深山中的一个宁静乡村小镇。与夏日海边的狂风骤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冬日山间的大雪纷飞、万籁俱寂。尽管外部环境天差地别,两次旅途却在精神内核上遥相呼应:正如李难以驾驭机械胶片相机复杂的手动测光与对焦功能一般,她笔下的人物乃至自己的生活都处于一种曝光不足、焦点模糊的状态。
由于镇上所有酒店均已客满,无处安身的李只得暂居山间一处破旧的家庭旅馆,在这里邂逅了性格暴躁却又心怀温柔的老板笨造(堤真一饰)。笨造自来熟地向李传授他的幽默哲学:“真正的喜剧绝非刻意为之的产物,因为刻意反而会消解掉更深层次的幽默韵味。”由此,一种全新的相处模式悄然萌芽:语言虽是交流的工具,却也容易钝化我们的感官知觉;唯有放下语言的束缚,转而用身体去感知、用眼睛去观察时,陌生人之间才有可能萌生出一种真挚的熟稔之情。
两人彻夜长谈后随意入眠,次日又一同踏入冰雪覆盖的深林鱼塘寻找传说中的金龙鱼。这段出走经历堪称整段旅程中最富趣味且细腻入微的部分:笨造执意要在严寒刺骨的冬日里凿开冰面捕捞金龙鱼,尽管李极力劝阻仍无济于事:“笨造先生,这样做可是违法的!”费尽周折将金龙鱼带回旅馆后,却发现因气温过低,桶中的水已凝结成冰,可怜的金龙鱼早已命丧黄泉。当这条价值十万日元的金龙鱼被竹签穿透架在烤架上时,它仍圆睁双眼死不瞑目。笨造所秉持的那种不经意间的幽默哲学,在此刻得到了最为无言却有力的诠释。
就在与金龙鱼面面相觑之际,李惊觉自己一直佩戴在胸前的相机遗落在了鱼塘边。正当她准备前去找回时,却被笨造阻拦下来。按常理需待来年开春冰雪消融之时方能寻回失物。然而峰回路转,因金龙鱼失窃引来警察上门问询,竟意外带回了这台丢失的相机。这不仅仅是一次物品的找寻与回归之旅,更是李内心世界的重塑过程:她逐渐停止从外部寻求答案,转而在内心深处建立起一种真实、克制且持久的精神振奋。这种转变与机械的物质载体无关,也无需依赖华丽的辞藻或精巧的表意技巧,而是一种源自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交融,是李在沉闷生活中苦苦追寻却意外获得的超越语境限制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此刻,李重新提起笔,空白的稿纸上,灵感如泉涌般流淌而出。
归根结底,这部电影并非着眼于结果如何,而是聚焦于旅途本身的意义。写作与凝视、现实与虚构相互交织渗透,最终在李专注的目光与面容中缓缓收束,悄无声息地触动着每一位观众的灵魂深处。
这种跨语境、多文化的融合特质不仅体现在影片内容之中,在制作层面同样有所彰显:作为一部日本电影,却大胆启用韩国演员担任主演。面对外界质疑时,三宅唱在专访中给出了独到见解:“当我思考为何选择韩国演员来诠释日本漫画时,脑海中浮现出大岛渚和成濑巳喜男等上世纪日本电影大师的身影。他们的作品绝非局限于日本的地域范畴,而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深刻表达。例如1955年的影片《浮云》,虽讲述的是战后日本的爱情故事,却蕴含着超越国界的普世价值。”
“基于这样的理念,片中的旁白由沈恩敬亲自翻译并朗读完成。通过她独特的翻译风格以及朗读时对语尾的巧妙处理,能够清晰感受到她的个人特质与思想深度。值得一提的是,冬季戏份的拍摄地点选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日本偏远村落,那里信号极差。拍摄期间,演员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仿佛真的过上了影片中所描绘的生活。那段日子里,我们共同经历了片中般的风雪交加,聆听着木屋内柴火燃烧的噼啪声,目睹沈恩敬用韩语诵读手写文字的场景,所有人都深受感动。这份真挚的情感体验,或许正是我们希望通过电影传递给观众的核心所在。”
釜山电影节期间共安排了三场《旅途中的日子》放映活动,数百名观众有幸成为首批立足亚洲文化视角观看此片的先行者。映后交流环节中,谈及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与愿景时,三宅唱深情寄语:“影像是鲜活的生命体,人的生命亦是如此充满活力。但在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遗忘自己正活在当下。语言有时显得如此无力,许多情感与思绪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然而正是这种局限性,赋予了影像独特的存在意义。影像并非语言的替代品,而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沟通方式。”
“衷心希望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能够重新找回那份对生活的鲜活感知。”
(本文首发于“导筒direc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