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蕾塞篇中,意象运用堪称精妙绝伦,画面构图与语言对话皆展现出匠心独运的设计和构思。
就拿最后的蕾塞与电次的大战来说,四层至七层绚烂多彩的烟火宛如一场盛大的“烟火大会”。这般景象恰似青春岁月里转瞬即逝的夏日暴雨,既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奇妙缘分的邂逅,又像是蕾塞和电次在人生特定阶段的青涩约会。战斗中活泼紧张的氛围、针锋相对的较量以及水乳交融的情感交织其中,将青春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蕾塞试图逃跑时的情节,起初她戴着帽子,隐匿自我。当她在等车之际,看到“恶魔事件受害者募捐”后获赠的纪念小花,思绪瞬间飘回到与电次初次见面时,那朵插在咖啡店花瓶中的小花。由此,她想起了电次、他的提议与约定,还有“私奔”的想法以及内心真实的感受。此时一辆列车疾驰而过,画面中的蕾塞摘下帽子,并未登上列车,而是转身走向与电次相约的咖啡店。在这里,“电次”和“咖啡店”承载着她内心的向往;而“咖啡”的苦涩则隐喻着她过往的经历与当下复杂的情绪。“帽子”作为遮盖之物,象征着伪装;“脸容”是他人眼中的形象,代表真实与内心。
后来蕾塞在前往赴约途中干脆扔掉了帽子,这一举动意味着她彻底放下伪装,以最真诚的姿态直面自己的内心,去面对电次。她不再甘愿做躲在阴暗角落的老鼠,而是渴望平等、自由、爱与拥抱。
诸如“在学校泳池里游泳”“在海边相拥着沉入海底”等场景,不仅是简单的呼应与对比,更深刻地烘托出他们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彼此间的坦诚相待以及情感的交融。这些元素既暗示了角色的背景处境,又体现了人物冲突与内心思想的转变历程,还揭示了他们在故事中的最终境遇。
像作品中常见的各类意象,如不同种类的鲜花、季节变化、气候差异、时间流转、地点转换、亮度色彩、动物形象以及诸多物件和事件等,虽用法和意义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在此仅选取最为显著重要的进行分析。例如蕾塞在教学楼天台与袭击者交战并和台风恶魔对话后,背景中掠过的巨大飞机格外引人注目。依据“近大远小”原理,本应渺小的飞机在画面中却异常庞大,这是刻意为之的构图设计。随后一滴水珠从天空落下,精准地落入蕾塞呆滞的脸庞,恰似一枚子弹或精确制导的导弹。紧接着镜头切换,蕾塞一改严肃神情,以轻松活泼之态回到电次身边。在剧场版中,飞机划破天空的气动噪音如同倒计时般带来紧迫感与压迫感,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这架“巨大的飞机”象征着蕾塞内心的阴影与压力,也暗示着站在她和台风恶魔身后各方庞大势力的监视与控制。此场景与玛奇玛在办公室内随俄语民歌节奏晃动咖啡杯、遥望电闪雷鸣天空的画面相呼应,表明看似置身事外的玛奇玛实则掌控着城市内尤其是电次身边的一切。
作品中的角色在对话时常以动物喻人,如帕瓦自称“猫”,其性格如同独来独往又可爱的小猫;蕾塞和天使恶魔常提及“老鼠”,因他们的背景心态及任务如同见不得光、得不到爱的老鼠;玛奇玛和电次则爱说“狗”,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也确似狗一般。以电次为例,他虽主要代表“狗”(作为“电锯人”的“心脏”——波奇塔即狗),但成分复杂,与其他角色交流时会融入对方的动物代表成分,如与蕾塞交流时便使用“老鼠”。这象征着电次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学习成长,完善自我人格与能力。
“电影”寓意着人生与故事;“拥抱”象征平等与爱;“心脏”代表内心与灵魂;“链条”好似经脉,隐藏于肌肤之下,既象征内心想法,又指向遥不可及的理想梦想——在作品中特指电次对正常平凡生活、平等之爱及温馨家庭的渴望。庙会时的彩石、棒棒糖和灯笼颜色与蕾塞和电次战斗中爆炸产生的烟雾色彩一致,意味着那场战斗是他们专属的“庙会”“烟火大会”,也是他们的首次约会。鲜艳花朵与不加糖的咖啡初尝均感青涩苦涩,恰似电系和蕾塞的人物背景、人生经历及内心情感。值得一提的是,玛奇玛也钟情于喝咖啡,且每次与电次观影后都会在咖啡店休息讨论,这体现出三人之间存在共性特质与内心状态。
蕾塞篇开篇处,电次为“恶魔事件受害者募捐”后获赠的小花大概率是雏菊。雏菊花语为天真、纯洁、幼稚、希望、和平及深藏心底的爱,象征电次的内心想法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暗示他将开启一段秘密情感之旅。“一朵”小花代表个体即电次本人,而他吞花的行为则表示将真实自我隐匿起来。后来夏季小雨突至,电次与蕾塞初次相遇于电话亭躲雨时,他又吐出小花,此举象征他开始正视自我与内心想法,喜欢上蕾塞并愿将真心献给她。
到篇章末尾,逃跑路上的蕾塞同样在捐款后得到纪念小花,其品种大概率是波斯菊。波斯菊花语包含少女的纯情、真心、自由、爽朗、快乐、坚强、坚韧、顽强、好运、新生等丰富内涵,象征蕾塞的内心世界与矛盾情感,体现她对过去的后悔愧疚、对未来的期待渴望以及追求爱与家庭的心愿。这里的“一朵”也代表个体即蕾塞本人,与电次的小花形成巧妙呼应。这朵小花让她想起电次送的花,意识到未正面回应电次感情的遗憾,于是决定奔赴咖啡店赴约,直面内心真实想法,向电次表白。
然而小花难抵夏季大雨,尤其是脱离土壤的两朵小花,暗示电次和蕾塞的情感如夏日暴雨后的天空般短暂易逝,终成回忆。蕾塞前往咖啡店途中的画面充满对比与呼应。初见时电话亭旁猫咪被鲨鱼魔人鱼鳍吸引逗弄,如同电次被蕾塞闯入生活所吸引;蕾塞称电次像死去的小狗,表明她对电次有一定了解且感觉熟悉。稍后雨歇云散,蕾塞不紧不慢走向“十字路口”咖啡店,雨后阳光穿透乌云,路面水坑映照人影与街面。阳光象征真实明亮与未来希望,水坑则有遮掩之意,暗示蕾塞真实自我与内心感受被活泼外表掩盖,有所目的隐瞒。街上行人往来象征她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与之呼应的是结尾处蕾塞看到小花想起电次及过往经历,决定折返咖啡店赴约。电次和蕾塞都曾捐款,体现内心相似之处。蕾塞战斗后逃跑途中仍不忘为受害者捐款,显示其悔恨愧疚之心,说明她虽受背后势力操控不得已杀人,却并非肆意妄为。
电次捐款时花瓶插着五朵不同颜色小花,其颜色与庙会彩石等相对应,也与他幻想中四名女性角色关键部位衣物颜色相关。白色小花象征电次本人,此画面构图暗示以电次视角看待自己与身边女性关系,预示后续剧情发展。蕾塞捐款时同样有这五种颜色小花,她所得之花颜色与电次幻想中蕾塞色调一致,抽离该花象征蕾塞将离开电次生活视野。五朵小花中小白花居中最前,象征电次在蕾塞心中地位重要。开篇电次获赠小白花时小黄花居中最前,代表当时他心中最亲密之人是黄颜色代表的角色(可能是帕瓦)。两个画面中象征角色内心的小花位置相同,形成巧妙对照。蕾塞捐款前有行人母女也获小白花,因小白花象征天真纯洁等美好品质。
两朵小花前后呼应对比,既象征故事节奏起止,又似早晨与黄昏、序章与落幕。结尾处电次在咖啡厅等待蕾塞时不断吃掉白红混合花束花瓣,白红两色花象征电次和蕾塞及他们的内心情感与爱意。这束花象征两人相互倾慕、渴望私奔过自由生活的美好愿景与迫切心情。与开篇一朵小白花对比,凸显电次对蕾塞爱意渐浓及决心坚定。但他不断吃花又象征自我怀疑,审视这段感情是否合适,如同篇章开篇般将真心再次隐藏。
“恶魔事件受害者募捐”宣传摊位位置与标语也有深意。电次捐款时摊位在街道左手边明亮处,象征他心情开朗愉悦,对应剧情活泼朝气基调与早晨近响午时分;蕾塞捐款时摊位移至右手边阴暗处,象征她心情低沉忧郁,对应剧情遗憾无奈基调与午后近黄昏时分。标语从“恶魔被害支援募金”变为“台风恶魔被害支援募金”。
蕾塞逃跑所乘列车车号、站台名及目的地地名也别具匠心。“开往仙台市的山彦号列车,即将从12号月台出发,下一站上野区。”“仙台市”寓意远离尘世之地,象征蕾塞逃跑目标是无人打扰的孤独之所;“山彦号”指山中精灵,象征她封闭内心躲入深山不见心上人;“12号月台出发”意为“此方向冬”,与篇章开篇盛夏形成鲜明对比,烘托悲凉氛围;“上野区”象征乡下,呼应蕾塞想做乡下老鼠的愿望。
剧场版中从列车车厢内往外看蕾塞的视角极具象征意义。车厢代表蕾塞外表与原定逃跑计划,车厢外未上车的蕾塞象征其真实内心想法。她不想逃跑而是去见电次,故在车厢外。此视角似行人或监控摄像头视角,暗示她始终处于玛奇玛监控之下。随后蕾塞转动手中小红话并脱下扔掉帽子,象征她决定直面内心赴约见电次。接着她历经不同视角、光暗色彩变化的旧地重游过程:先从店铺招牌下视角经过初次相遇的电话亭(此时电话亭在乌云阴影中且旁边有猫),再从低视角(似老鼠视角)走过一段路,两处均暗示玛奇玛监控;走过街道拐角时画面压抑色彩低沉,象征生机缺失危险逼近;最后进入连接咖啡店的最黑暗小巷,象征她内心最后挣扎后确认电次心意并勇敢奔赴。见到电次坐在咖啡店身影时,她情不自禁小跑起来。小巷尽头咖啡店处于光明中,有她朝思暮想的电次身影。
篇章以寻常早晨开篇,以灾难后的普通黄昏收尾。蕾塞篇中亮度光暗、光影、色彩运用精妙,兼具艺术性与文学性,充分展现创作者对美的感知与理解,成为故事表达与推进的重要线索。
从画面构图和语言对话来看,蕾塞篇以对“死亡”和“痛苦”的表现探讨来刻画人物内心状态、描写冲突并推动剧情。开篇秋和天使恶魔追讨恶魔后发现受伤的私人恶魔猎人请求了结痛苦,秋同意而天使恶魔反对,因其自身畏惧死亡且曾夺取过多生命而自欺欺人。秋动手后认为他们无法成为朋友,天使恶魔则视秋为残忍无情之人。但后来天使恶魔观看秋对练时发现秋未透露寿命只剩五年的秘密,表明他们实则同类,都温柔善良在乎他人生命感受,只是以谎言自我麻痹。天使恶魔让秋问未来恶魔自己死期的举动暗示他珍视生命害怕死亡。蕾塞和电次大战造成无辜伤亡后,天使恶魔面对重伤女士的态度转变体现其受秋影响开始直面内心真实想法情感,他吸取女士生命力结束其痛苦并道歉的行为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物成长与转变。台风恶魔发力时天使恶魔将被吹飞,秋抓住他衣服让他固定自己,天使恶魔两次说“我不能”(抓不到牢固物件和不能抓秋的手因能力会吸走生命),体现其善良不拖累他人的品质。秋明白后不惜以生命代价救下天使恶魔并抱住他,天使恶魔惊讶询问是否想死,秋坦言不想死并说出内心想法,展现两人人物弧光与相互影响成长。结尾玛奇玛让秋讨伐蕾塞而天使恶魔未叫上秋,因他知道秋不愿伤害女孩,解释“因为我是一个天使”,与开篇话语态度形成对比衬托其性格形象转变。
临近傍晚黄昏余晖透过乌云洒在天台与高楼大厦间似金黄田野或落叶,天使恶魔对身旁老鼠打招呼说“嘿。城市是一个好地方吗?”此处“老鼠”象征城市中为生活奔波劳累、失去理想信念的人们,秋和天使恶魔都是“城市里的老鼠”。天使恶魔原本对城乡老鼠好坏无明确答案,经历诸多事后学会从好的方面看待却陷入迷茫。城市虽压力危险并存但机遇缘分更多,人们因城市相聚相识相知又因失散离别悲伤无奈。这一问题不仅针对剧中角色也向观众提出思考。
蕾塞和电次深夜校园探索时教学楼墙上挂着弗朗索瓦·布歇创作于1743年的《达芙妮与克洛伊》,画作讲述两位被遗弃后长大相遇产生感情却不懂表达最终觉醒并获得家族认可过上田园生活的故事,主题围绕爱情探索误解觉醒展开,象征纯洁爱与自然和谐、初恋纯真及对田园牧歌的理想化逃避现实幻想。这与蕾塞篇故事剧情呼应,暗示其身世背景对田园生活向往及回归原本生活的结局形成对比。同一片段中“安全通道指示灯”红色象征危险靠近,水坑积水映照脸孔象征蕾塞真实自我与内心。电次跳进泳池与蝴蝶自投罗网被蜘蛛捕猎画面呼应,暗示蕾塞带着目的接近电次而非巧合偶遇。
开篇老鼠从梦境巷子窜出暗示章节线索,玛奇玛和电次一家早餐吃面包暗示口味相同。玛奇玛回答电次关于鲨鱼魔人听话原因时撒谎称可能因样貌相似,实际因蕾塞说电次像死去的狗且鲨鱼魔人也受玛奇玛影响似狗。蕾塞初见电次哭笑不得先笑后哭是表演,原计划用哭拉近距离制造命中注定感却因觉得电次可爱先笑出来,侧面体现她不擅伪装情感情绪,与后面撒谎表现呼应且与电次玛奇玛看电影情绪表现相照应点出三人共性特质。蕾塞咖啡店打工多由店长完成工作暗示打工是为接近电次手段。她唱俄语小曲时画面给到天使恶魔和秋透过车窗观看路边光景灯光映照脸上变换似水族馆波光粼粼与歌词内容呼应暗示他们在“约会”处于互相了解阶段。歌词中“我们不会记得我们那晚曾在教堂里睡觉”暗示故事走向人们回归日常忘记宝贵经历如青春盛夏般一去不返。
“亲吻”是蕾塞篇重要线索之一,篇章高潮盛夏庆典放烟火时蕾塞向电次示爱求私奔被拒后突然冲上去亲吻并咬下其舌头,画面中红色棒棒糖象征交织内心与鲜血,咬舌象征蕾塞想获取电次心脏(象征情感占有)。她问日本开枪是否需允许表明对日本不熟悉,放过小红说明不想杀人但为达目的不介意杀人。临近尾声大战后蕾塞被发现被电次所救,电次为她穿衣放她离开甚至想结伴私奔做“乡下的老鼠”。他们从海底被鲨鱼魔人救回看着太阳升起象征战斗结束回归平静祥和日常,与蕾塞在学校天台上哼的俄语小曲歌词形成首尾呼应。当蕾塞询问电次救自己原因时他回答“如果我把你交给公共安全局,我会觉得像是有根鱼刺卡在了我的喉咙里”,与秋救天使恶魔理由相呼应说明他们都是温柔善良热爱生命之人。此时天空飞过巨大飞机因高度等因素不再像开篇那样充满紧张压抑感而是缓和平和下来象征蕾塞放弃任务感到轻松愉悦但也被提醒任务重要性紧迫性于是决定逃跑。之后电次说类似“人被杀就会死”的废话文学逗笑蕾塞放松身心神经。蕾塞说半真半假的话想让电次认清事实回归正常生活放弃喜欢她追逐她指出遇见时表情泛红等是假的通过训练做到且质疑电次是否真以为自己真心喜欢他其实一开始是出于目的接近训练技巧建立好感但未正面回答是否喜欢电次是一种逃避回答因她知道随着接触了解自己已喜欢上电次口是心非想尽办法打消电次念头望他过安稳生活而不是跟着自己逃亡流浪像见不得光的老鼠。她以为这样说电次会失望死心自己迈开步子走没想到电次跟上更直接直白表白求爱说“你想和我一起离开(逃跑和私奔)吗?我也能战斗,这样你就有更大的逃跑机会了”。蕾塞用更直接现实显示利害关系的话劝阻他如说自己杀很多人放过她会让他成谋杀共犯问他明白意思吗电次却回答知道不该如此但别无选择依然爱着她并指出她教自己游泳说明她用行动表明真情实感嘴巴会骗人但行动不会有些事情真实存在发生过即记得他们之间种种喜欢爱她的感受是真的。两人促膝而坐沙滩上看旭日东升蕾塞见电次真心终于坦然面对接受自己内心想法被打动转身在晨光照耀下快步奔向电次给他大大拥抱准备亲吻却突然停下打他脖子让他失去行动力不能跟着自己了倒下的电次喊着与蕾塞最后的约定“我会在中午的时候,在那个咖啡厅里等你!你最好……”一直等到深夜咖啡店打烊。这一约定与蕾塞在学校天台上哼的俄语小曲歌词形成首尾呼应作为线索贯穿篇章串接故事剧情点出其他线索如时间地点人物行为情感等。蕾塞一开始真打算亲吻电次最后取消念头因亲吻让她想起盛夏庆典烟火大会时第一次亲吻经历那时她咬下电次舌头给他造成身心双重伤害她对此愧疚自责所以觉得一个拥抱就足够更好因为拥抱象征平等和爱而亲吻象征占有。且两人都想要爱想要充满爱的家和家人拥抱更合适像家人一样。清晨海边拥抱背景亮度光暗色彩色调与夜晚第一次接吻时形成鲜明对比这次天空蔚蓝大海碧蓝阳光沙滩金黄色亮度逐渐提高整体亮色象征光明美好希望未来轻松愉悦开心快乐卸下战斗防御姿态回归稳定平稳状态不再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获得短暂自由平静坦然惬意直面内心真实感受。
“拥抱”也是整个篇章乃至故事的重要线索贯穿始终起到深化主题升华思想的作用。在蕾塞篇章出现过几次拥抱:首先是电次和玛奇玛在影院看电影中角色拥抱情节让电次感同身受想哭发现玛奇玛也被感动泪流满面说明他们是同类人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接着是秋为救天使恶魔从背后紧紧抱住他类似拥抱的行为;然后是电次用链条把蕾塞和自己绑在一起双双拥抱着坠入水底蕾塞在水中试图挣脱爆炸能力因在水中威力不足加速下沉至海底最后失去意识把头靠在电次肩上像紧紧拥抱一样下沉过程中蕾塞不断挣扎主动争取逃脱与学校游泳时电次试图抓住她形成对比他们看向水面遥望天空与学校游泳电次溺水时视角相照应溺水象征压力负担痛苦绝望没有自由动弹不得看向水面向往天空象征希望摆脱不好的东西和事情蕾塞爆炸致快速沉入海底象征他们情感由蕾塞主动加速升温双双坠入爱情深海在学校泳池游泳是蕾塞主导电次参与第二次游泳是电次主动蕾塞参与两人形象作用翻转对调形成鲜明对比点明篇章及整个故事主题线索丰富提高人物形象弧光升华思想和精神。电次利用能力用链条“拥抱”蕾塞揭示之前埋下的关于蕾塞教电次更好使用能力和鲨鱼魔人谈电锯人能力的伏笔前后呼应。最后是电次和蕾塞和解停战后在沙滩上面蕾塞奔向电次的拥抱起到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思想的作用。
“游泳”在蕾塞篇出现两次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是蕾塞和电次夜晚学校探险在学校泳池里发生当时电次不会游泳由蕾塞引导跳入水中主导畅游;第二次是篇章临近尾声蕾塞和电次大战最后一个画面电次用能力用链条把蕾塞和自己绑在一起主动相拥着坠入海底成为一对水乳交融的情侣象征他们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青涩初恋感情也象征躲在昏暗小巷阴影处的老鼠与之呼应。两次游泳经历中两人形象作用翻转对调主动引导者被影响者角色及游泳结果改变形成鲜明对比点明篇章及整个故事主题线索丰富提高人物形象弧光升华思想和精神且第二次游泳采用蒙太奇手法剪辑拼接第一次游泳画面产生更好对比烘托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体现人物交互缠斗内心情感交织蝉联表现出极高艺术性具现表达创作者对美的理解认知。
蕾塞篇结尾处蕾塞只身踏入小巷距约定咖啡店咫尺之遥欲与电次携手私奔做“乡下的老鼠”时玛奇玛一行人突然出现阻止切断她手臂刺穿她心脏这与故事中人物情感互动方式感情升温过程及身体交互方式不断深入的历程乃至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交流”不断深化进程相呼应都是从手上肢体接触开始最后走进心里。天使恶魔从天台投下的矛尖像舞台上聚光灯聚焦到蕾塞身上尤其是她的心脏处灯光又缓缓消失通过一轮灯光把观众视线聚焦到舞台上对立两位女性角色周围更多灯光亮起透过顶棚照亮主要角色背景环境光影亮度变化象征蕾塞内心情感真实感受转变表明她终于坦诚直面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蕾塞倒下时伤口流出鲜血在地面汇聚成一轮红色与之前水底下仰望天空看到的蓝色“月亮”形成对比烘托衬托出她心中的痛苦悲伤无奈遗憾绝望失落孤独无助表明她身处极度危险之中及剧情临近尾声。一轮红色缓缓伸展铺开既像爱情戏剧大舞台上的红地毯又像宣告戏剧结束感谢观众捧场观看而缓缓落下的红色帷幕。这时一片乌云慢慢飘过再次遮住好不容易挤出一点缝隙的阳光如同舞台上灯光亮起又熄灭完成一次循环象征戏剧结束谢幕舞台上幕布完全落下遮盖住舞台及参演演员们——“全剧终”。红色鲜血被黑色阴影覆盖笼罩象征蕾塞说不出话呐喊不出心声真实内心情感想法再次被隐藏掩盖不见天日与后面电次行为相呼应照应。这难道不是一出绝佳的爱情戏剧落幕吗?不像连续不断的剧集在舞台上热闹非凡最后又风平浪静鸦雀无声人走茶凉黯然落幕的景象吗?
蕾塞身受重伤后仍想拔出脖子上插销变身并非以为能打败玛奇玛或全身而退而是想发出声响让电次知道自己来过赴约了知道自己没上过学也喜欢他。大抵如果她一开始选择乘列车逃走应该能够逃脱毕竟城市一切在玛奇玛监管之下她对蕾塞动静了如指掌依靠其能力及双方实力悬殊若想赶尽杀绝早就可以动手但她放走蕾塞或不在意蕾塞逃跑因觉得对其利益影响不大这与蕾塞最初未直接动手抢电次心脏而是欺骗诱惑他私奔的动机理由类似喜欢观察戏弄作弄调戏被掌控的猎物打算以自己觉得最有趣符合价值观美学标准的方式狩猎。当蕾塞放弃逃跑转向咖啡店欲带电次一起私奔时玛奇玛终于忍不住亲自阻止因电次关乎她的核心利益是她终极理想追求的必备基础前提条件她是真正意义上只在乎电次的人虽然客观说她在乎全人类但她的爱苍白虚无因她自己不懂未拥有过真正的家和家人平等与爱又如何给予他人对于她来说电次是她一厢情愿肯直视承认却未以正确方式对待给予真正拥抱和爱的“家人”。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夺走电次于是阻止蕾塞赴约不许他们见面私奔离开自己对于她来说此刻的蕾塞就像一只想偷走她最珍贵宝物的“小老鼠”。
最后蕾塞躺在地上始终侧着脸望向咖啡店玻璃窗后那个遥不可及的身影那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她知道他早早来到约定地点等待甚至愿意等到深夜咖啡店打烊她大抵也知道电次会一直等她在猜测电次是否能感受到她的心意是否知道她也喜欢他或许电次永远不知道但在感觉上他一直是准确的。咖啡店的门与电次梦境内心世界中小巷子尽头的那扇门相对应都是幽暗小巷子都有“老鼠”出现都是巷子尽头有一扇门。
天使对秋说伊索寓言“乡下的老鼠过着安全的生活但是没能像城市里的老鼠那样吃到美味的食物。城市里的老鼠可以找到美味的食物但是他有可能被猫或者人类杀害。”在剧场版里岸本给秋讲述蕾塞背景信息时画面视角从墙洞缺口注视他们背影像监控摄像头一样与对话中提到的“豚鼠”相呼应象征玛奇玛眼线无处不在他们都处于监控之下也暗示后续剧情发展。野外不存在“豚鼠”“豚鼠”脱离不了人类生存也是一种“老鼠”但“老鼠”未必是“豚鼠”。以“老鼠”为喻电次、秋、天使恶魔都是城市里的“老鼠”只不过出生地不同都在城市成长有人向往城市有人向往乡下但他们都是失去家和家人的“老鼠”。严格来说蕾塞既不是城市里的老鼠也不是乡下的老鼠她是被人出于某种目的豢养在笼子里的特殊“豚鼠”离不开笼子受监视掌控一旦逃跑就会被抓捕处理从未得到过自由快乐平等尊严拥抱温暖恋爱陪伴爱与真心家和家人她只是电次眼里的心上人是他的青涩初恋是他喜欢爱着的人如同他在蕾塞心中的地位一样。这是一个关于“家犬”和“豚鼠”之间的情感的故事——“鲜花”·“少女”·“恋爱”·“电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