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咋整都是烂账!聊聊《蛟龙行动》这部电影

半年前,我曾针对《蛟龙行动》发表过一篇影评,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该片的不满。当时,这部电影在春节档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质量——哪怕是在主旋律战争片的框架下——也难以令人满意。如今,半年过去了,于总似乎仍未死心,以为大家已经忘记了年初那场“抽象盛宴”,便试图对影片进行修修补补,再次将其搬上银幕。

咋整都是烂账!聊聊《蛟龙行动》这部电影插图

近日,我特意在第一时间走进了,想要亲自品鉴这部“特别版”的《蛟龙行动》。观影结果与我的预想不谋而合:虽然影片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本质上并未有太大的提升。

首先,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那些被广大网友群嘲、传播度极广的槽点,如“抚慰机魂”等片段,在新片中已被删去。同时,一些冗长且不必要的文戏也得到了精简或删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片的整体节奏。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改动并不足以让影片脱胎换骨。

导演似乎仍然固执己见,舍不得删去那个看似毫无意义的登艇长镜头;结尾的黑色幽默一刀也得以保留;那些让人出戏的“青年大学习”时刻依然存在;更令人费解的是,影片竟然还是忍不住将七年前吞进肚子里的那颗糖反刍了出来。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影片的网大感愈发明显,人物塑造也显得更加模糊。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仍对徐宏和钉子之间的矛盾前因后果一无所知,也无法理解韩骁口中的“公平”究竟为何物。

在动作戏方面,半年的时间似乎并未给主创团队带来太多进步。虽然通过蒙太奇手法将潜艇险情与小队战况交叉剪辑,营造出了一定的紧迫感,但无论是单独拉出来看,还是放在整部影片中,都显得十分鸡肋。潜艇方面的紧张感仅仅来自于角色口述距离,PPT式的呈现方式并未完全消除。而蛟龙小队在潜艇跳帮和基地决战中的架构,则显得过于美国大片化,仿佛要将“你的任务,如果你选择接受…”这样的台词直接打在屏幕上。然而,画皮易画骨难,主创们或许只学到了一些皮毛,尚未触及精髓。

一部优秀的动作片,其类型范式应当在“逻辑”、“节奏”、“场面”等要素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平衡。任何一方面的过度突出都会破坏整体的和谐。本片在这些方面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对于动作片而言,空间关系的呈现至关重要。然而,在本片中,空间关系却一闪而过,地图虽然存在,但观众根本来不及看清。两方交火时,观众只能分辨出“谁打谁”,至于“怎么打”这样的进阶问题,电影似乎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种处理方式无疑让观众感到困惑和不满。

这个所谓的“特别版”并未能对原片进行有效的刮骨疗毒。它最多只能算是换了个马甲重新上阵。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角度来看,主创团队或许是希望通过复刻《》的形式来打造一部七年后的“主旋律卖座大片”。然而,他们却忽略了《红海行动》与《蛟龙行动》在质料上的根本差异。《红海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在于其足够纯粹和真实。而这部续作则显得过于贪心和浮躁,最终只能陷入四不像的尴尬境地。在我看来,这部“奶龙行动”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蛟龙。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