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聚焦毒枭与缉毒警察双线叙事的剧集,在角色塑造上存在明显缺陷。诸多配角如同摆设,比如警察的妹妹、卢少华的警察发小等角色,从登场起就游离于主线之外。这些角色既没有推动剧情发展,也未展现人物弧光,更像是为了凑数而强行加入。
更令人失望的是某些角色的行为逻辑。以第28集为例:缉毒队长面对厅长的严肃谈话时,竟像街头混混般嬉皮笑脸。这种违背职业特性的表演,不仅让角色失真,更使重要场景沦为闹剧。
回忆片段本应是点睛之笔,但剧中处理得支离破碎。特别是卧底情节的重复闪回,既无新意又拖慢节奏。
康叔女儿这条支线同样存在问题。编剧刻意放大她与主线的关联,却缺乏合理铺垫,导致角色显得矫揉造作。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硬塞的亲情戏码,反而削弱了缉毒主题的严肃性。
在情感渲染方面,创作团队显然用力过猛。角色经常突然陷入自我感动,情绪转折之生硬,让观众根本来不及共情。这种"为煽情而煽情"的处理,堪称本剧最大败笔之一。
主角卢少华的塑造更令人费解。他屡次因鲁莽行动酿成大祸,却始终我行我素。最荒谬的是国内"装死"桥段——在警方控制区域内上演这种戏码,既无逻辑必要又违反常理。
反观毒枭阵营,本该危险狡诈的反派,却靠着降智剧情苟延残喘。这种处理不仅削弱戏剧张力,更让正邪对抗失去意义。当反派失去威胁性,英雄的胜利也就毫无价值。
这部本可成为标杆的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甚至不如短视频平台的创意短剧。我们不禁要问:拥有顶级制作资源的团队,为何交出的仍是不及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