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在剧情创作上略显平庸,多处情节处理生硬,像是机械套用模板拼凑而成,缺乏自然流畅的故事推进。以下是几个典型问题:
影片最大的硬伤在于情节转折过于突兀,多处关键剧情缺乏合理铺垫,导致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其一,日本摄影师突然要求主角演示冲洗照片的操作显得莫名其妙。更巧的是,金老板前一天刚逼主角学过这门技术。这种刻意的"巧合"安排让剧情显得生硬,虽然混剪手法运用娴熟,但逻辑上经不起推敲。
其二,日本摄影师"闻"到臭味并发现地窖的情节尤为牵强。值得一提的是,老金泼粪水时动静那么大,地上的人怎么可能毫无察觉?这种违背常识的剧情设计严重影响了影片可信度。
其三,警察闯入暗房烧水时"偶遇"弟弟照片的桥段,虽然能理解导演想用"弟弟之死"来铺垫角色动机,但转折实在太过生硬,让观众直呼出戏。
其四,翻译官认识的慰安妇角色精神失常的表演过于夸张,演员没能准确传达角色内心创伤,反而显得刻意做作。
其五,日本摄影师倒地后,老金远距离确认死亡的举动不合常理,更离奇的是死人还能"复活"。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处理手法与影片整体风格严重不符。
其六,安检时强行让婴儿啼哭的情节,仅仅为了写死老金?而老金靠拍照就能拖住整队日军?这种不合逻辑的剧情安排让观众完全摸不着头脑。
其七,结尾女主突然掏出与女明星的合影,虽然能猜到导演意图,但在情感高潮处插入这个镜头,反而打断了情绪积累。
当然,影片也有两处亮点值得肯定:
- 照相馆背景布展现的壮丽河山,配合背景音乐本已足够震撼,可惜后续通过台词和画面重复渲染,反而过犹不及。
- 南京百姓个人照段落处理得当。老金拍摄时的祝词旁白,让每张照片都充满故事感,比单纯的无台词处理更具感染力。
综合来看,这部影片只能给3分,考虑到题材特殊性,可以酌情加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