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聊聊那个被遗忘的青铜时代!楚国超燃又唏嘘的故事——《楚国八百年》观后感

历史的浪潮奔涌不息,恰似那起伏跌宕的正弦曲线,诸多过往皆悄然湮没于岁月长河之中。在这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屡见不鲜,往昔的英雄豪杰虽曾辉煌一时,可繁华散尽后,唯余青山依旧静立,宛如洛中的永恒见证者。

聊聊那个被遗忘的青铜时代!楚国超燃又唏嘘的故事——《楚国八百年》观后感插图

那些心怀谋权篡位之志的人,往往迸发出惊人的创新进取之力。瞧那春秋时期的第一县,还有堪称古代装甲车的先进装备,以及“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般的锐利兵器,皆是博采众家之长、勇于推陈出新的例证。彼时,“一鸣惊人”的传奇故事广为流传,精美的春秋铜器闪耀着智慧光芒,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深邃悠远,楚辞更是以瑰丽浪漫的笔触书写着时代的华章;章华台巍峨壮观,彰显着非凡气度;“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哲思深入人心,独特的鸟书文字也散发着神秘魅力。

颇具戏剧性的是,在端午这个特殊节日里同时被纪念的伍子胥和屈原,二人立场截然相反——一个是意图覆灭楚国之人,另一个则是竭力拯救楚国之士。这种矛盾对立,恰似历史洪流中的两股暗流相互激荡。

大众普遍认知中,中西文化交流始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之举。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比这条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早四个世纪的时候,楚国便已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凭借这条通道,楚国创造出了一个足以与西方古希腊文明并肩比美的东方楚文明,其辉煌成就不容小觑。

楚国文化所展现出的气质,与功利主义形成了鲜明反差。它具备开放性、兼容性以及创造性等显著特点。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楚国巧妙运用王道与霸道相结合的策略,武力征伐与怀柔安抚并用。即便兼并了许多国家,对于一些小国也采取存而不灭的方式,使其长期作为自己的属国存在。即便是对待已被灭亡的国家,楚人也遵循着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的做法。他们热衷于领土扩张,却并不以掠人为奴为目的,而是充分尊重各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流露出强烈的人道精神。

秦始皇驾崩尚不足一年,楚人陈胜、吴广便率先举起反秦大旗,敲响了秦王朝走向覆灭的丧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终成现实,这一伟大事业最终由项羽完成。秦文化犹如熊熊烈火,虽燃烧时壮烈绚丽,却也迅速燃尽一切;反观楚文化,恰似潺潺流水,看似柔弱无力,实则蕴含着持久的生命力。其灵魂如同拥有九头的神鸟一般,即便遭遇挫折也能迅速死而复生。公元前202年,出身沛县的刘邦——这位昔日的楚国百姓登上了皇帝宝座,而与他一同推翻秦王朝的那些战友大多来自楚地。在政治体制方面,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在文化层面,汉朝则延续了楚国的传统。楚文化就像它的图腾——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异乎寻常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承着自身基因,顽强地在历史长河中流淌至今。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