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这部作品时,内心着实涌起一阵欣喜。长久以来,荧幕上鲜少出现如此接地气且行为逻辑合理的男性主角形象,这无疑是一股清流。还记得男主初次与女主相逢的场景,他虽心存戒备,却并未将情绪溢于言表;当第一桩案件发生,面对悄然靠近无头女尸的女主,他没有像传统剧中那般大声呵斥、急于指点江山,而是选择隐于暗处静静观察,试图洞悉她的一举一动。在描绘官场百态时,创作者也摒弃了空洞的道德说教,转而聚焦于利益博弈的核心,那些老谋深算、偷奸耍滑的角色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处处彰显着创作的用心与诚意。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至中后期,整体质量却如自由落体般急剧下滑。悬疑氛围率先土崩瓦解——连续三起案件中,凶手甫一登场便自带醒目标签,仿佛生怕观众察觉不到他们的可疑之处。尤其是第三案里神医亮相时,尽管只是民间流传着妖物作祟的传说,但观众早已心知肚明这与这位神医脱不了干系。这般刻意降低智商门槛的操作,硬生生将本该烧脑的推理剧变成了幼稚的过家家游戏。
再看剧中对官场生态的呈现,几乎每个案发地都陷入了“全员恶人”的怪圈:验尸官敷衍塞责、差役得过且过、上级领导玩忽职守,唯独男女主这对宛如天降正义的组合能够力破迷案。这种脸谱化的设定不仅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更让人物塑造显得单薄无力。
而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是编剧潜意识里流露出的厌女情结。例如将才华横溢的九娘子称为“九先生”,起初还以为这是对她仵作技艺的高度认可,可当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男主身上时,却转而称呼其师兄为“孙先生”,前后矛盾的态度暴露无遗。更过分的是,每当需要凸显女主能力时,总要通过贬低其他女性来实现——诸如“依附男子的庸脂俗粉”“没见过世面的后宅女子”之类的贬义词层出不穷。尤为讽刺的是,当男主用这套话术夸赞女主时,女主角非但不以为意,反而露出志得意满的神情,仿佛自己真的与其他女性截然不同。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达,无异于对女性自强精神的公开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