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结局看得我想吐,洪亮凭啥当男主——《以法之名》剧评

这部剧的最后两集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禁让人疑惑,这最后两集的剧本究竟是何人所写?难不成和前面部分并非出自同一编剧之手?

结局看得我想吐,洪亮凭啥当男主——《以法之名》剧评插图

从整体剧情的节奏把控来看,导演的操作也让人费解。前期那些冗长、反复且略显拖沓的回忆镜头,占据了不少篇幅,却似乎并未给剧情推进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倘若能将这些多余的回忆镜头删减掉,把省下来的篇幅用于扩充最后半集的关键内容,比如抓捕过程中的紧张对峙、起诉环节的严谨程序以及证据定罪的细致梳理等,或许这部剧的评分也不至于如此不尽人意。

说到最后一集,为了刻意凸显男主的个人英雄主义,强行给其加高光,结果导致人物人设彻底崩塌。就拿洪亮这个角色来说,此前他被陌生人约到河边时,那可是吓得不轻,非得让小同事陪着才敢前往。可到了后面,面对陈胜龙这样的亡命之徒邀约至荒郊野外,他却毫不犹豫地孤身赴约,丝毫不顾及这可能是个陷阱。而且,在当时那种紧急情况下,他为何非要挂断孙专委的电话呢?一边开车一边简单汇报下情况,难道不行吗?

剧情发展到中途,明明已经被追杀了,按常理应该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确保自身以及秦峰的安全才对。然而,男主却着急忙慌地继续去拿手机。仿佛大义灭亲的高光情节还不够,非得要男主亲手拿到定罪的证据才行。可这样的安排难道不觉得牵强吗?专案组完全有能力去调查取证啊,何必非得让男主充当孤胆英雄呢?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男主最后不仅害了自己,还把秦峰给害死了。在给郑雅萍打电话时,他也不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被追杀的危急情况,而是绕着圈子说去保护一下爸妈,非要让郑雅萍听到枪声后才猜到他现在身处险境。

仔细琢磨下来,编剧是不是对那种“男人在危机时刻挂断队友电话,孤身犯险”“自己的危险只字不提,先保护好我爱的人”这类俗套又令人反感的个人英雄桥段情有独钟呢?就像男主躺地上高高举起手机的那一幕,编剧或许觉得很帅;还有坐地上不停地拍车门的场景,可能也被认为是很带感。但作为观众,真的已经看吐了这种毫无逻辑、强行煽情的设计。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