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影的过程中,不知为何,竟不由自主地与影片中的这个男人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他的生活,仿佛被日常琐碎的家务填满,时光就在这柴米油盐的消磨中悄然流逝。
他对儿子倾注了无数的心血,那份牵绊与付出,本应是家庭中最温暖的情感纽带,却在妻子眼中,被曲解为“不敢面对自己的野心和对失败的惧怕”。当妻子提出要分担丈夫身上的压力时,她选择让其他人去接孩子,看似是在解决问题,可实际上,她却并未真正直面那最为直接的经济压力。
仔细想来,她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由丈夫默默的承担托举起来的。丈夫在背后为她撑起了一片天,让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可这一切,在妻子眼中似乎并未被全然看见。
当我意识到自己与这个男人共情时,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波澜。我不禁质问自己,难道是因为性别的原因吗?若换做是我,处在同样的情境下,或许只会说出更为难听的话语吧。
她,无疑是冷漠的。在婚姻中,她像是带着一种“成功者”的优越感,对家庭的情感流动漠不关心。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如搬家,看似是为了家庭的更好发展,却忽略了家庭中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情感需求。她不能,也不愿提及自己内心的失落,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
而且,她的自私在丈夫去世的那一刻暴露无遗。为了不被当作嫌疑人,她选择了撒谎。从某种角度看,这确实是一种聪明人的做法,她的成功,似乎也离不开这份聪明伶俐,让她在任何时候都能巧妙地避免自己处于下位。
然而,正是这份聪明,让她在情感上显得如此匮乏共情能力。她的丈夫,在这段婚姻中,是孤独的。他默默地付出,却始终得不到妻子真正的理解和关怀。
好在,在法律的层面,她是无罪的。电影的结尾,没有给出一个明确清晰的真相,这或许也是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婚姻,本就是两个无罪的人,在生活的琐碎中,不经意间摩擦着彼此最为脆弱的部分,然后怀揣着一份期待,渴望对方能够给予抚慰。可往往,这个故事是没有真相的,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充满了无奈与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