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的一天,我驾驶着车辆,载着万玛才旦导演前往学校开展讲座。途中,我向导演倾诉了自己的困惑:最近有一部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历史题材电影邀我执导,可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该不该接下这个任务。导演在了解大致题材内容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万波啊,别把题材当成束缚。你作为新导演,有尝试和失败的权利。而且拍电影的机会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我们都会全力支持你的。”说话间,车子行驶到了桐乡的一条村道小路上,阳光洒在四周,暖意融融。之后,我又找到监制徐小明老师,将同样的困惑向他咨询,徐老师也给出了相同的答复。接着,我对徐老师说:“徐老师,我想请您担任我的监制,不过关于监制费用,可能暂时没办法给您支付,因为我想把现有的资金都投入到电影制作中。”徐老师微笑着回应:“万波,这是两件事。第一,你请我做监制,我很乐意;第二,费用的事儿不用考虑。”
(此刻,我正坐在西安前往成都路演的高铁上,敲下这些文字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我时常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有这么多令人尊敬的前辈、老师真心愿意给予帮助,可我却还没有机会回报他们)
时间来到2022年12月,我和团队沿着钱塘江一路探寻,终于找到了一片让我梦寐以求的场景:江面辽阔无垠,四周芦苇丛生,灰褐色的沟壑纵横交错在滩涂之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踏实了许多。2023年1月,我们就在这里拍摄了一段时长2分钟的测试片,主要是为了测试影调、制作LUT,同时检验在江边拍摄的可行性。拍摄过程十分艰难,但最终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拍摄完测试片后,我对同事们说:“我们就在江里搭建一个堤坝,把所有的场景都安排在这里完成,放弃棚拍的计划。”同事们听后有些惊讶,因为之前讨论涉及堤坝戏份时,都是计划在影棚里完成的。纯外景拍摄必然会面临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天气变化、施工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摄影机运动的受限等等。然而,我记得当时大家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或许是都知道困难重重,但还是选择尊重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