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影视点评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影评来啦,有点迟哦

刚看完那部影片,本就打算写点东西,可我这拖延症一犯,就拖到了三刷之后。不过这也有好处,能发现更多细节,坏处就是想写的内容越来越多,话痨属性暴露无遗。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影评来啦,有点迟哦插图

先下个结论吧,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射雕》都超好看!是那种越看越上头,后劲十足的好看,我每次看都觉得比上一次更带劲。

如今这短视频横行、短剧泛滥的快节奏时代,商业片似乎成了电影圈的唯一出路。在各种社会压力下,大家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燃、爆、爽”的片子来释放情绪。但看多了类似的东西,人难免会疲劳,情绪拉满后反而让精神更空虚。这时候就需要一部能让人慢下来、静下心的电影,而《射雕》就是这样的存在。

有人觉得这是部爱情片,主要讲的是郭靖和黄蓉互相寻找的故事。这种观感不能说错,只是觉得只把它当成爱情片的人,生活或许比较单纯美好,应该挺幸福的。

郭靖初入中原,从黄蓉那里了解到江湖纷争,为了抢地盘、争高下,很多人因此丧命。他说草原管这叫战争,其实那时他可能还没见识过真正的战争,大概只是听安达提起过。后来他和黄蓉失散,在寻找她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战争后的遍地尸骸,这才意识到这个“江湖”的残酷与宏大。

郭靖第二次找黄蓉时,得知蒙古要借道宋境。因为之前见识过战争的残酷,他不忍心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刚离开草原的他,为了保护故土,暂时放弃寻找黄蓉,赶回草原去阻止大汗。

到了第三次来到中原,郭靖已不是单纯为了找黄蓉而来,他想参军。当时恰好看到了“桃花酒焖鸡”,才知道黄蓉也在这里。黄蓉深知郭靖不会弃大宋于不顾,于是立满了代表家的“桃花酒焖鸡”牌匾,迎接郭靖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

其实找黄蓉并非故事的主线,在这条明线之下还隐藏着一条暗线,那就是从护一人到护一城,再从护一城到护两国。学一身武功不是为了争强斗胜,也不是为了南征北战,而是为了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东西,这才是侠之大者的真谛。

说到演员,郭靖这个角色让我一秒代入,毫无违和感。没有装傻扮拙,也不优柔寡断。从初入中原时的善良真诚,到对抗大汗时的坚定果敢,他的状态随着角色的成长而不断变化。过去每次面对大汗,郭靖都是仰视着这位自己崇拜的义父、草原的战神,眼里满是敬畏。而到最后,他坐在马背上,不卑不亢地平视着对面的大汗,敬畏依旧,却多了纵死不悔、绝不退让的无畏,这种细微的变化肉眼可见。

华筝更是一改往日柔柔弱弱的形象,变成了英姿飒爽的草原公主,敢爱敢恨。即使郭靖不喜欢自己,她也不会自怜自伤。对待情敌既不搞雌竞,也不会像其他影视剧里的助攻女二那样告诉郭靖黄蓉来过,而是说“看缘分吧”。她把从黄蓉那里学到的话最后还给了郭靖,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闭环。

关于黄蓉的评价很多,争议也比较大。我觉得黄蓉具体是什么样子,得取决于电影的背景。如果这部电影里黄蓉是俏皮可爱的,那很难相信她会和郭靖一起守护宋城、对抗蒙古大军;而在这个背景下的黄蓉,应该是机敏聪慧的,责任感不输于郭靖的丐帮帮主。

剧中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就是黄蓉脖子上的索命环。我第一遍看的时候以为她是为了遮盖才给索命环缠上了布,后来再看才发现索命环是有气孔的,这个气孔应该是怕蛇在里面死掉特意留的。她用布把气孔堵住,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也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困境,而不是坐以待毙。最后华筝想用硫磺的时候也是摸索到气孔,剪开气孔的位置灌入硫磺。电影里有很多这样逻辑自洽的情节设计,看着真的很舒服。

作为这部电影的最大欧阳锋,梁家辉老师贡献了非常精湛的演技。即使最后走火入魔,妆容对面部影响很大的时候,也能看到非常细微的表情和明显的情绪变化。最后和郭靖的对战更是全片的高潮部分。武侠片和功夫片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武侠片里的武功不讲究拳拳到肉,而是通过以气御力、借力打力来体现的,所以基本不会有直接的碰撞,但仔细看每个气流的碰撞和出掌的方向都是吻合的,并不是乱做一气。

欧阳锋有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深,就是郭靖告诉他练的九阴真经是假的,他说“赢了就是真的”。在我看来这句话有些讽刺意味,太多人只在意结果,无所谓黑白是非对错,以结果为导向成了大众的选择,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过程很重要,正确的过程更重要混淆是非对错的结果哪怕赢了也是短暂的错觉假的就是假的永远变不成真也永远赢不了!

这部电影真的有太多内容可说了,这篇影评越写越多我也是没想到更多的还是要自己去体验和感受。真的慢下来就会发现《射雕》真的值得。

还想夸一夸徐克导演的镜头美学和浪漫武侠风格,但感觉一说又收不住了。真的拍得太美了。还有就是电影有删减我们都知道,我想说能把《射雕》拍成电影,把大致人物关系脉络讲清楚并且突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的也许只有徐克了而在有删减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剧情完整、细节满分、逻辑缜密的也就只有徐克了功力太深了!

最后说一说电影内容以外的事
电影上映前,我预想过会不平静,但实际情况还是刷新了我对这个圈子的认知下限。以预售第一的成绩收获了16%的排片率,可在上映第四天就下降到6%,甚至在三四线小城的里“消失”了过去不知道电影院午夜有那么多场次,给你排了你就要买票要不然就说你上座率不行;不知道影院的设备会经常故障、临时换片;更不知道影院会自己拿座位拼字自导自演来引战
过去不知道粉丝支持自担电影是不应该算票房的;不知道路人不能夸一部电影因为夸了就要被私信辱骂就要被安粉籍;更不知道上个电影是要被安排一堆黑rs的
我们评价一部电影前总会说观影感受是主观的喜欢或不喜欢都正常但这种观影感受起码应该建立在看过的基础上才对哪吒99万人看过唐探36万人看过封神34万人看过那基于这些数据看过射雕的44万人的票房在哪里呢?
“人心中的偏见是一座大山”这句话最近好多人说而太多人一边说着一边试图用这座山压死一个人真的希望一些人哪怕做不了移山的愚公也不要做山上的石子吧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